道阻且长是哪首诗里的?

道阻且长:溯源与文学应用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道阻且长”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意境的经典名句。原诗节选: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该诗以“追寻伊人而道途艰险”为意象,隐喻人生追求中的困境与执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二、诗句的文学解析

1. 意象运用
– “道阻且长”通过“阻”(险阻)与“长”(漫长)的叠加,强化了追寻的艰难,成为后世表达“目标遥远、过程曲折”的经典范式。
2. 哲学内涵
– 诗句暗含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与道家“顺应自然”的辩证思想。

三、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引用

1. 影视作品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李大钊演讲时引用“道阻且长”比喻革命道路的艰辛,强化了角色信念感
2. 商业演讲
– 华为任正非在谈及芯片研发时,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激励团队,体现长期主义价值观
3. 文学创作
– 作家余华在《文城》中化用此句,描写主人公寻找失散家人的历程,呼应古典悲剧美。

四、延伸思考:诗句的跨文化影响

“道阻且长”的意象被翻译为多种语言,例如:
– 英文译版:“The path is rugged and long”(Arthur Waley译),成为西方研究中国诗歌的典型案例。

结语

《蒹葭》中的“道阻且长”超越了时空限制,既是古典美学的象征,也是现代人面对挑战时的精神共鸣。其多场景应用证明:经典文学的生命力在于持续被赋予新内涵

(注:如需进一步学术引用,可参考《诗经注析》《中国文学史》等权威文献。)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1

相关推荐

  • 剪不断理还乱是哪首诗里的?

    剪不断理还乱:出自哪首经典诗词?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剪不断,理还乱”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该词是李煜亡国被俘后所作,通过意象化的语言表达其深沉的亡国之痛和复杂的人生愁绪。 完整词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

    2025年6月24日
    930
  • 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暗香来”出自宋代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一诗。原句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被誉为“咏梅千古绝唱”,生动描绘了梅花的神韵与幽香。 — 二、原诗全文及解析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

    2025年6月28日
    980
  • 唐诗中的时间意识与现代物理学的时间观念有何对话空间?

    唐诗中的时间意识与现代物理学的时间观念对话研究 引言 时间作为人类认知的基本维度,在文学与科学领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唐诗中流淌的时间意识与现代物理学揭示的时间本质形成了跨越千年的思想对话。这种对话不仅展现了人类对时间认知的多元性,更揭示了艺术与科学在探索存在本质时的互补价值。 唐诗的时间意识特征 循环时间观与自然节律 唐代诗人通过自然意象构建了独特的…

    2025年11月9日
    170
  • 唐诗如何记录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唐诗如何记录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与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其都城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级的国际都市,汇聚了来自亚洲乃至更远地区的使节、商人、僧侣与艺术家。唐诗作为唐代社会的“史诗”,不仅反映了国内的政治风云与百姓生活,更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中外文化交融的盛况。诗人通过描绘异域人物、物产与风俗,展现了唐代开放包容的气度,以及文明互鉴的深远影响…

    2025年11月9日
    120
  • 宋朝有哪些咏物诗?从梅兰竹菊到器物,宋代文人的托物言志

    宋代咏物诗中的托物言志:从梅兰竹菊到器物的文人精神 一、宋代咏物诗的兴盛背景 宋代文人通过咏物诗实现”物我合一”的精神追求,这一现象与理学发展、文人画兴起密切相关。在”格物致知”思想影响下,宋人观察物象时更注重发掘其内在理趣。《宣和画谱》记载:”诗人多识草木虫鱼之性,而画者其所以豪夺造化,思入妙微&…

    2025年5月11日
    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