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最著名的一首诗?

Random Image

李端最著名的一首诗:《听筝》

一、李端及其诗歌地位

李端(约743—782年),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以工于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清丽婉约,擅长描写细腻情感和日常生活场景,在盛唐向中唐过渡的诗坛中占有独特地位。

重点内容:李端的《听筝》是其代表作,以凝练的语言生动的音乐描写闻名,被誉为唐代描写音乐的经典之作。

二、《听筝》全文及赏析

原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逐句解析:

1. “鸣筝金粟柱”
– “金粟柱”指筝上装饰华美的弦柱,暗示乐器名贵。
以物写人,间接烘托弹筝者的高雅身份。

2. “素手玉房前”
– “素手”突出弹筝女子的纤纤玉手,“玉房”指华美的居所。
画面感极强,勾勒出静谧优雅的场景。

3. “欲得周郎顾”
– 化用三国周瑜“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三国志》)。
– 暗示弹筝女子故意弹错以引起意中人注意的心理。

4. “时时误拂弦”
– “误拂弦”是诗眼,通过动作细节展现少女的俏皮与羞涩。
重点内容:这一句将音乐、情感与典故完美结合,成为千古名句。

三、实际案例:诗歌的传播与影响

1. 文学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诗薮》赞其“二十字中,风情无限”。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称其“含蓄深婉,妙在言外”。

2. 现代应用
– 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唐代五绝的典范。
– 在音乐类节目中常被引用,如央视《经典咏流传》曾以筝乐演绎此诗。

四、与其他音乐题材唐诗的对比

| 诗人 | 诗作 | 特点 |
|——–|————|——————–|
| 李端 | 《听筝》 | 心理描写细腻,典故化用自然 |
| 白居易 | 《琵琶行》 | 叙事性强,音乐描写恢弘 |
| 李贺 | 《李凭箜篌引》 | 想象奇幻,修辞夸张 |

重点内容:李端的《听筝》胜在以小见大,通过瞬间动作传递复杂情感,展现了唐代音乐诗的另一种美学范式。

五、总结

《听筝》凭借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情感表达,成为李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音乐描写,更在于对人物心理的精准捕捉,至今仍为读者所传诵。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韩菲诗团队有哪些?现代诗歌团体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韩菲诗团队有哪些?现代诗歌团体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1. 韩菲诗团队概述 韩菲诗(Hanfei Poetry)是近年来活跃于中国现代诗坛的诗歌团体之一,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跨界实践受到关注。该团队主要由青年诗人、评论家和艺术家组成,致力于探索诗歌与当代文化、科技的融合。 1.1 核心成员 – 韩东:团队发起人之一,主张“诗歌回归日常生活”,代表作《你…

    2025年5月23日
    800
  • 现代诗隐喻方法有哪些?解析诗歌创作中的意象建构技巧

    现代诗隐喻方法及意象建构技巧解析 一、现代诗中的隐喻方法 隐喻是现代诗的核心表现手法之一,通过间接表达传递深层情感与思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隐喻方法: 1. 直接隐喻 通过明确比喻词(如“是”“像”)建立关联。案例:> “生活是一张网”(北岛《生活》)通过“网”隐喻生活的束缚与复杂性。 2. 间接隐喻(象征) 省略比喻词,通过意象直接暗示主题。案例:&g…

    2025年6月4日
    460
  • 横眉冷对千夫指出自哪一首诗?

    横眉冷对千夫指:出处、释义与文化影响 一、诗句出处 “横眉冷对千夫指”出自鲁迅的七言律诗《自嘲》,全诗如下: >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该诗创作于1932年,是鲁迅对自身处境与抗争精神的写照。 二、诗句释义 1. 横…

    2025年7月1日
    620
  • 家乡宜宾的诗有哪些古诗?巴蜀风土的诗意呈现

    家乡宜宾的诗有哪些古诗?巴蜀风土的诗意呈现 一、宜宾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宜宾,古称“僰道”或“戎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交汇之地,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 二、古代诗人笔下的宜宾 1. 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重点内容:杜甫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途经戎州(今宜…

    2025年6月15日
    540
  • 现代创作的诗有哪些?北岛余秀华笔下的时代共鸣

    现代创作的诗有哪些?北岛余秀华笔下的时代共鸣 一、现代诗歌的多元表达 现代诗歌突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以自由的形式和个性化的语言反映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从北岛的冷峻反思到余秀华的直白炽烈,诗人们通过不同风格回应时代议题。 1. 北岛:冷峻的启蒙与反抗 代表作:《回答》《一切》– 重点内容:北岛的诗歌以隐喻和象征见长,如《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2025年5月8日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