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首诗?

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全诗为: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重点内容:这句诗以山水田园的意象,表达了在困境中突现转机的哲理,成为千古名句。

2. 诗句的深层含义

哲理意义:比喻人在绝境中看到希望,与西方谚语“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异曲同工。
文学手法:通过“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反差。

案例
在商业领域,某科技公司濒临破产时,通过转型开发新能源技术(如特斯拉早期经历),最终扭亏为盈,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现实写照。

3. 诗句的现代应用

心理学:用于心理疗愈,鼓励抑郁或焦虑患者相信转机。
教育领域:教师引用此句激励学生克服学习瓶颈(如高考备考案例)。

重点内容:诗句的普适性使其成为跨文化、跨行业的经典隐喻

4. 延伸阅读建议

– 对比其他类似意境的诗句: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
– 研究陆游的生平背景,理解其诗中的乐观精神与南宋社会风貌。

通过分析可见,“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人类面对逆境的智慧结晶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0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0

相关推荐

  • 骨肉流离道路中是哪首诗?

    骨肉流离道路中:杜甫《哀王孙》的深刻解读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骨肉流离道路中”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哀王孙》。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755-763年),是杜甫”三吏三别”之外又一反映战乱苦难的代表作。 创作背景:– 安禄山攻陷长安,玄宗仓皇西逃– 皇室贵族四散逃命,王孙公子流落民…

    2025年7月1日
    1100
  • 唐诗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哪些影响?

    唐诗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 一、引言 唐代是中国文学与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诗歌与书法作为两大核心艺术形式,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深刻的互动。唐诗的繁荣不仅推动了文学的发展,更对书法艺术的内容、形式与审美取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书法在诗歌的滋养下,实现了艺术表现力与文化内涵的双重飞跃。 — 二、诗歌内容为书法提供创作题材 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作…

    2025年10月21日
    330
  • 秦简夫《东堂老》如何教育败家子回头的故事?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秦简夫《东堂老》如何教育败家子回头的专业分析文章。 秦简夫《东堂老》:一曲“浪子回头”的古典教育寓言 在元代杂剧的璀璨星河中,秦简夫的《东堂老劝破家子弟》(简称《东堂老》)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独树一帜。它不同于才子佳人的浪漫传奇,也不同于英雄豪杰的悲壮史诗,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市井民间,讲述了一个关于财富、品性与家庭教育的严肃…

    2025年11月2日
    210
  • 李商隐有哪些无题的诗?《无题》系列深层解读

    李商隐《无题》诗系列研究:作品梳理与深层解读 一、李商隐《无题》诗现存篇目考辨 唐代诗人李商隐现存诗作约600首,其中明确以”无题“命名的诗作共14首(按《全唐诗》收录统计)。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李商隐诗歌朦胧多义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具阐释空间的文本之一。 重点标红内容:经学界考证,以下7首为公认的李商隐《无题》代表作:1…

    2025年5月31日
    1090
  •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以形容思乡之情?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这一诗句,原出自曹操的《短歌行》,用以比喻当时人才都在寻找依托,而非直接描述思乡之情。然而,通过引申和想象,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一诗句的意境来形容思乡之情,尽管这种用法并非诗句原意,但可以在文学和修辞的层面上进行创意表达。 要形容思乡之情,我们可以这样构思: 思乡之情,如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这里,我们可以将“乌鹊南飞”想象为游子远离…

    2025年1月2日
    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