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是哪首诗?

红豆是哪首诗?

1. 红豆的文学出处

红豆最著名的文学出处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这首诗以红豆为意象,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下是全诗内容:

> 红豆生南国,
> 春来发几枝。
> 愿君多采撷,
> 此物最相思。

重点解析:

红豆在诗中象征思念,因其鲜红的颜色和坚硬的质地,被古人视为情感的载体。
– “南国”指中国南方,红豆树(又名相思子)多生长于此。
– 后两句直接点题,“采撷”“相思”形成双关,既是动作,也是情感的寄托。

2. 红豆的文化意义

红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爱情象征:因其别名“相思子”,常被用于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
友谊寄托:王维此诗原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是写给友人(一说乐师李龟年)的,后演变为广义的思念之作。

实际案例:

《红楼梦》引用:曹雪芹在书中多次提到红豆,如黛玉的《红豆词》:“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进一步强化了红豆与哀婉情感的关联。
现代流行文化:歌手王菲的歌曲《红豆》也借用了这一意象,歌词“还没为你把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延续了古典相思的主题。

3. 其他与红豆相关的诗歌

除王维的《相思》外,红豆在以下诗作中也有出现:
1.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用红豆镶嵌骰子,比喻相思刻骨)*
2. 王国维《红豆词》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4. 常见误区澄清

红豆≠赤豆:诗中的红豆是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有毒不可食用;而赤豆是食材,二者易混淆。
王维诗的原意:现代多用于爱情,但唐代更侧重友情,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红豆作为经典意象,其文学价值与文化内涵远超植物本身,成为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独特符号。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0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0

相关推荐

  • 千里快哉风出自哪首诗?

    千里快哉风出自哪首诗?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千里快哉风”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表达了其旷达豪迈的胸襟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原词全文 >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

    2025年6月28日
    690
  • 韩愈写衡阳的诗有哪些?在地域文化中遇见诗意表达

    韩愈写衡阳的诗有哪些?在地域文化中遇见诗意表达 一、韩愈与衡阳的诗缘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其诗歌创作以雄奇险怪著称。尽管他并非长期居住于衡阳,但在贬谪岭南和北归途中,曾途经此地,并留下与衡阳相关的诗作。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韩愈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唐代文人对地域文化的诗意表达。 二、韩愈笔下与衡阳相关的诗作 1.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重点内容:这…

    2025年6月1日
    1060
  • 现代科技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唐诗?

    现代科技如何重塑唐诗研究范式 引言:当千年诗韵遇上数字革命 唐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历来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数字人文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正在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唐诗研究开辟了前所未有的新路径。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范式不仅提升了研究效率,更在方法论层面带来了革命性突破。 一、数字文本库:构建唐诗研究的基…

    2025年10月21日
    290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哪首诗?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这首诗是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夏夜景色,并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全诗内容与翻译 原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

    2025年6月24日
    790
  • 李商隐无题诗探秘:爱恋诗中的朦胧美学

    李商隐无题诗探秘:爱恋诗中的朦胧美学 一、引言:无题诗的独特地位 李商隐(约813—858)作为晚唐诗歌的代表人物,其无题诗以朦胧多义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张力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现象。这些诗作因缺乏明确标题和具体叙事背景,既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解读空间,也构成了其美学价值的核心。本文将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无题诗中爱恋主题与朦胧美学的交织关系。 —…

    2025年4月20日
    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