讪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口语词汇发音与情感色彩

讪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口语词汇发音与情感色彩

一、“讪”的读音与基本释义

“讪”的拼音为 shàn,是汉语中一个单音节字,属于去声(第四声)。其核心含义包括:
1. 讥讽、嘲笑:如“讪笑”指用言语或表情轻蔑地嘲笑他人。
2. 难为情、不好意思:如“讪讪地”形容因尴尬而表现出的不自然神态。

重点内容: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讪”的释义明确指向负面情感色彩,多与贬义或中性偏消极的语境相关。

二、口语中的发音与常见用法

1. 发音细节

标准发音:shàn(声母“sh”为卷舌音,韵母“an”需清晰饱满)。
常见误读:易与“汕”(shàn,如“汕头”)混淆,但二者意义完全不同。

2. 实际案例

案例1(嘲笑)
> 同事公开批评他的方案后,他讪笑着回应:“您真是高见。”
分析:此处“讪笑”隐含讽刺意味,表面附和实则不满。

案例2(尴尬)
> 发现自己认错人,他讪讪地收回手,低头快步离开。
分析:“讪讪地”生动刻画了因失误而产生的窘迫感。

三、情感色彩与使用场景

重点内容
负面情感:多数情况下,“讪”关联消极情绪,如讥讽(“讪谤”)、羞耻(“讪脸”)。
中性化使用:少数方言中,“讪”可表调侃(如“别讪我啦”),但需结合语境判断。

使用建议
– 正式写作中慎用,避免歧义;
– 口语交流时注意语气,防止误伤他人情感。

四、延伸对比:近义词辨析

| 词汇 | 发音 | 情感色彩 | 例句 |
|——–|——–|—————-|————————–|
| | cháo | 明显贬义 | 他公然嘲讽对手。 |
| | jī | 尖锐贬义 | 这话带讥刺的意味。 |
| | shàn | 隐晦贬义/尴尬 | 她讪笑着转移了话题。 |

通过以上分析,可系统掌握“讪”的发音、语义及情感倾向,在实际应用中精准传达意图。

(0)
上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19
下一篇 2025年9月28日 下午9:19

相关推荐

  • 薛涛作为唐代女诗人,有着怎样的传奇一生?

    薛涛:唐代女诗人的传奇一生 一、早年经历与才华初显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生于长安仕宦之家。其父薛郧因直言获罪,导致家道中落,这一重大变故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九岁时已展露诗才,曾作《井梧吟》:”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接续父亲”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之句,预示了她日后迎来送往的命运。 二、乐籍生…

    2025年10月25日
    290
  • 元曲如何与“南戏”交流融合?

    元曲与南戏的交流融合:南北戏曲的碰撞与新生 概述:南北戏曲的历史交汇 元曲与南戏的交流融合是中国戏曲史上一次重要的艺术革新。元代初期,北曲杂剧随着元朝统一而南传,与流行于江南地区的南戏相互影响,形成了戏曲艺术的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戏曲音乐体系的丰富,更推动了戏剧体制的创新,为明清戏曲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音乐体系的交融创新 北曲南下与音乐融合 元曲…

    2025年11月2日
    250
  • 有哪些诗是写清明节的诗?在诗词中感受春祭情怀

    在诗词中感受春祭情怀:清明节经典诗作赏析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描写清明时令与祭扫情感的诗词,这些作品既展现了物候变化,又承载了人文哀思。以下精选经典诗作,带您感受诗词中的清明情怀。 — 一、经典清明诗词选录 1.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8221…

    2025年6月1日
    910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哪首诗?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考据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作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诗歌,而是一篇宴集序文,但因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其中名句常被后人当作诗句传诵。 原文节选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

    2025年7月1日
    850
  • 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是哪首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处与赏析 一、诗句出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饮酒二十首》组诗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全诗如下: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

    2025年6月27日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