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秋夜诗,你读过几首?来领略他的秋夜情怀

Random Image

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后人称为“诗魔”和“诗王”。在白居易的众多诗作中,秋夜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秋夜情怀。以下是一些白居易的秋夜诗及其所蕴含的秋夜情怀:

  1. 《秋雨夜眠》

    • 诗句: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 情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老翁在秋雨之夜安闲自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秋夜的凉冷、老翁的安闲、雨声中的沉睡,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美。
  2. 《暮江吟》

    • 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情怀: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出任杭州刺史时创作的,描绘了秋夜江边的美丽景色。残阳铺水、半江瑟瑟、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些生动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夜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闲适的心境。
  3. 《秋夕》

    • 诗句: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 情怀: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落叶如雨、月色如霜的凄清景象,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躺在床上,无人拂尘,更添几分孤寂。这种秋夜的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落寞与无奈。
  4. 《早秋独夜》

    • 诗句:井桐凉叶动,邻杵秋声发。独向檐下眠,觉来半床月。
    • 情怀:这首诗通过描绘早秋之夜井桐凉叶、邻杵秋声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诗人独自在檐下安眠,醒来时只见半床明月,更添几分孤寂与清冷。这种秋夜的寂静与孤独,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淡泊。
  5.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 诗句: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 情怀: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立秋日思念好友元稹时所作。诗人独自在柳阴下下马,走上堤岸,面对秋景思绪万千。他想到自己和元稹分别两地,但新秋之思应该相同。这种秋夜的思念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内心的孤寂。

白居易的秋夜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秋夜情怀。无论是宁静闲适的生活场景、绚丽多彩的自然美景,还是孤独寂寞的心情和思念友情的深情厚谊,都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美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关于潮水的古诗还有哪些?

    关于潮水的古诗众多,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潮水的壮丽景象,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关于潮水的古诗: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江潮水与大海相连,明月随着潮水一同升起的壮观景象,展现了潮水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生。 《浪淘沙》(刘禹锡) 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

    2024年11月20日
    3300
  • 海之诗经典有哪些?蔚蓝深处的文学浪潮

    海之诗经典有哪些?蔚蓝深处的文学浪潮 一、海之诗的文学意义 海洋作为文学母题,自古至今激发着诗人的灵感。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未知的深渊,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生命与冒险的复杂情感。海之诗通过意象、节奏与隐喻,构建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二、经典海之诗作品解析 1. 古代经典 – 《奥德赛》(荷马):“葡萄酒暗色的大海”成为西方文学中海洋意象的奠基之作,…

    2025年4月24日
    770
  • 孟郊含有颜色的诗有哪些?诗囚笔下的色彩美学

    孟郊含有颜色的诗有哪些?诗囚笔下的色彩美学 一、孟郊诗歌中的色彩运用 孟郊,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囚”,其诗风以奇崛冷峻著称,但其中不乏对色彩的细腻刻画。他通过色彩意象传递情感,营造独特的视觉美学。 1. 红色:炽烈与悲怆 –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虽未直接写“红”,但“线”与“衣”的意象常与暖色关联,暗示母…

    2025年6月15日
    370
  • 李白写黄鹤楼的诗是哪一首?

    李白写黄鹤楼的诗是哪一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最著名的与黄鹤楼相关的诗作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并非直接描写黄鹤楼本身,而是以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深情。 诗歌全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重点内容解析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

    2025年6月27日
    300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首诗??

    杜甫《春望》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目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景象,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五言律诗。 全诗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

    2025年6月24日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