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银杏树的诗词有哪些佳作?

Random Image

银杏树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赞美与描绘。以下是一些描写银杏树的诗词佳作:

古代诗词

  1. 葛绍体《晨兴书所见》

    • 诗句: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秋天银杏叶满地翻黄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仿佛是大自然宣告着一年辛勤耕耘的成功。
  2.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 诗句: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 赏析:李清照以银杏自喻,表达了自己虽流落江湖,但玉骨冰肌、气节高洁,不肯屈服于命运的精神。
  3. 杨万里《德远叔坐上赋肴核八首银杏》

    • 诗句: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银杏与其他果实,突出了银杏的独特之处,展现了诗人对银杏的喜爱。
  4. 吴宽《谢济之送银杏》

    • 诗句: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
    • 赏析: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银杏果实的丰盈和美丽,如同洞庭秋色满盘堆积,给人以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5. 纳兰性德《浣溪沙·寄严荪友》

    • 诗句: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短墙边的银杏雨和高阁上的玉兰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现代诗词

虽然现代诗词中没有像古代诗词那样广泛传颂的描写银杏树的佳作,但现代诗人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对银杏树进行了赞美和描绘。例如,郭沫若先生曾盛赞银杏树的高大挺拔、葱郁苍健,气势恢宏,将其比作古代寺庙古刹中的守护神。

其他佳句

除了上述完整的诗词作品外,还有许多描写银杏树的佳句流传于世。如:

  •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这句诗通过对比甘橘与银杏的风韵,突出了银杏的雍容华贵。
  • 鸭脚叶青银杏肥,双鸠和梦立多时。这句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银杏树的叶子和果实,以及双鸠在树上栖息的和谐画面。
  • 银杏叶黄簇淡金,腊梅蕾小逗寒禽。这句诗通过描绘银杏叶和腊梅蕾的色彩与形态,展现了秋冬季节的独特韵味。

这些诗词佳作不仅展现了银杏树的自然之美,还寄托了诗人们的情感和思考,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相关推荐

  • 请问现代古诗有哪些诗?新旧交融的当代诗坛探索

    新旧交融的当代诗坛探索:现代古诗的创作实践与案例分析 一、现代古诗的定义与特征 现代古诗指当代诗人以传统诗词形式(如绝句、律诗、词牌等)为载体,融入现代语言、题材与思想的作品。其核心特征为:1. 形式守正:遵循古典诗词的格律、平仄与韵脚规则;2. 内容创新:题材涵盖城市化、科技、社会议题等现代生活;3. 语言融合:白话与文言交织,形成独特的审美张力。 二、代…

    2025年5月18日
    830
  • 孟郊落败的诗有哪些?科举失意者的精神突围

    孟郊落败的诗有哪些?科举失意者的精神突围 一、孟郊的科举困境与诗歌创作 孟郊(751—814年)是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囚”,其科举之路异常坎坷。他一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46岁才中进士,期间创作的诗歌深刻反映了落第文人的精神苦闷与自我救赎。 重点内容:孟郊的落第诗不仅是个体情感的宣泄,更是唐代科举制度下士人群体心理的缩影。 二、孟郊落败的代表诗作分析 …

    2025年5月8日
    690
  • 关于蝴蝶花的诗句,你听过哪些美丽的描述?

    关于蝴蝶花的诗句,有许多美丽的描述,展现了这种花卉的独特魅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陈淏子《花镜·花草类考·蝴蝶花》: 蝴蝶花类射干,一名乌霎。叶如蒲而短阔,其花六出,若蝶状。 明代孙继皋《题紫蝴蝶花》: 蝴蝶梦为花,花开幻蝴蝶。紫艳双纷翻,香心不可拾。 明代高濂《蝶恋花·蝴蝶花》: 蝶倦枝头飞不去。翅染青青陇头雨。为惜花开蜂蝶妒。梦断夕阳芳草路。 清代屈…

    2024年12月23日
    1820
  • 菩提本无树的另外一首诗?

    菩提本无树的禅意延伸:另一首经典禅诗解析 引言 “菩提本无树”出自六祖慧能的《坛经》,是禅宗最著名的偈语之一。但禅宗诗歌宝库中还有另一首与之齐名的作品——“空手把锄头”,同样以悖论式表达传递深刻禅理。 诗歌原文与背景 《空手把锄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2025年6月27日
    300
  • 关于柳树的诗有哪些?梳理从《诗经》到现代的咏柳传统

    从《诗经》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咏柳传统梳理 # 一、柳树的文化象征与文学地位 柳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既是离别与思念的意象载体,又代表着春天气息与生命韧性。作为文学母题,咏柳作品贯穿中国文学史,形成独特的审美传统。 植物学家统计显示,柳属(Salix)在中国有257种,广泛分布的垂柳(Salix babylonica)因其婀娜姿态最常入诗。这种…

    2025年4月27日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