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东”字的诗句,你能接出多少?

带有“东”字的诗句非常丰富,以下是我列举的一些例子:

  1.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这句诗描绘了元宵之夜的盛景,东风吹开了满树的繁花,仿佛吹落了天上的星辰。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句词以壮阔的江流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英雄的感慨。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东风带来万紫千红,处处都是春天的气息。

  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这句诗以天气的变化隐喻情感的微妙,东边日出西边雨,像极了爱情中的阴晴不定。

  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采菊东篱,悠然自得。

  6.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虽然这句诗主要描绘的是送别的场景,但其中的“东”字隐含在“黄鹤楼”这一地名中,且“长江天际流”也暗示了东方的广阔。

  7.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这句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感慨,东风的变幻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8. 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虽然这句诗中没有直接出现“东”字,但“东山”是传统的隐逸之地,且“白云生处有人家”也隐含了东方的意象。不过此处更侧重于展现枫林晚景的美丽。

  9.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虽然与“东”字无直接关联,但“西窗烛”与“巴山夜雨”的对比中,也隐含了空间的转换和思念的深远。

  10. 旭日东升照九州,江山万里共悠悠。——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句词以旭日东升为开篇,展现了壮丽的江山和悠远的历史。

以上只是带有“东”字诗句的一小部分,实际上中国古代诗词中涉及“东”字的句子数不胜数,每一句都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意境。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午6:38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午6:41

相关推荐

  • 李贺的诗,为何偏爱鬼泣血等字眼?

    李贺的诗,为何偏爱“鬼”“泣”“血”等字眼? 李贺,中唐诗人,素有“诗鬼”之称。其诗风奇崛冷艳,常以“鬼”“泣”“血”“死”“幽”等字眼构建独特意象,形成凄厉诡谲的审美风格。这种语言偏好不仅源于个人命运的多舛,更是对时代困境与生命哲学的深刻投射。以下从多重维度解析其诗中的阴森意象,并结合实际案例展开论述。 一、个人命运:早衰体质与功名失意的双重压迫 1. 病…

    2025年10月25日
    370
  • 中国诗人所写的诗有哪些?从古典到现代的创作全景

    中国诗人所写的诗有哪些?从古典到现代的创作全景 中国诗歌跨越数千年,从《诗经》的质朴到现代诗的先锋实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传统。以下按历史阶段梳理代表性诗人及作品,并附重点案例分析。 一、古典诗歌:从先秦到清代 1. 先秦时期 – 《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叶的305首作品,分风、雅、颂三部分。 – 重点案例:《…

    2025年6月22日
    840
  •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何引发苏轼共鸣?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的“郴江幸自绕郴山”为何引发苏轼共鸣? 一、词句背景与文本解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作于绍圣四年(1097)贬谪郴州期间。其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以郴江本应环绕郴山的自然意象,暗喻人生际遇的悖离。“幸自”二字既含庆幸又带惋惜,暗指词人本可安居故土,却被迫流落异乡的命运转折。 二、苏轼共鸣的心理机制 1. 共同的…

    2025年11月4日
    290
  • 红豆生南国是哪一首诗?

    红豆生南国是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红豆生南国”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又名《江上赠李龟年》。此诗是盛唐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红豆为意象表达思念之情,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重点内容:– 诗题:《相思》– 作者:王维(701-761年,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王维借红豆寄托对友人李龟年…

    2025年6月28日
    710
  • 丁香般的姑娘出自哪首诗?

    丁香般的姑娘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丁香般的姑娘”这一意象出自中国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该诗创作于1927年,首次发表于1928年《小说月报》,是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核心意象解析 1. 丁香的文化象征 –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常与愁绪、幽怨相关联(如李商隐”芭蕉不展丁香结”…

    2025年7月1日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