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瀑布的壮丽,古诗中有哪些描绘?

Random Image

关于瀑布的壮丽,古诗中有诸多生动的描绘,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李白《望庐山瀑布》

  • 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描绘:李白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阳光照射下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烟霞,瀑布像白绢高挂在山前,仿佛是从天而降的银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徐凝《庐山瀑布》

  • 诗句: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 描绘:徐凝用“千仞直”来形容瀑布的高度,以“雷奔”比喻瀑布奔腾的气势。瀑布像白练一样飞悬半空,划破了青山的苍翠之色,展现了瀑布的雄奇与壮美。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 诗句: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 描绘:张九龄通过“万丈红泉”来形容瀑布的高度和规模,瀑布在阳光映照下泛着红光,从高空奔腾而下,穿过层云和杂树,景象壮观。

范仲淹《瀑布》

  • 诗句: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 描绘:范仲淹强调了瀑布与众流的不同,它发源于高处,孤独而清高。瀑布下山时依然保持其直线之势,直到汇入大海才变得清澈无垠,展现了瀑布的独特与壮美。

王安石《咏千丈岩瀑布》

  • 诗句: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 描绘:王安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千丈岩瀑布的壮丽景象。瀑布从万仞高峰上悬空而下,如同玉女挂着的素丝,在阳光下呈现出斑斓的色彩,美不胜收。

其他描绘瀑布的古诗句

  •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描绘了瀑布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彩虹的奇观。
  • 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瀑布的清冷幽美和壮观景象。
  • 李白《望庐山瀑布》另一首: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数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这些古诗句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相关推荐

  • 关于白鹭的诗,你知道几首?来欣赏白鹭的诗意之美

    关于白鹭的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常客,这些诗作不仅描绘了白鹭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写白鹭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白鹭的诗意之美: 唐代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描绘了西塞山前白鹭自由翱翔、桃花流水与鳜鱼相映成趣的春日美景,白鹭的飞翔为画面增添了…

    2024年10月19日
    2970
  • 梦见有人叫我名字然后就醒了,是心理压力还是现实映射?

    梦见有人叫我名字然后就醒了:心理压力还是现实映射? # 现象描述与普遍性 许多人报告过在梦中听到有人呼唤自己名字后突然惊醒的经历。这种现象在睡眠科学中被称为”听觉入睡幻觉“(Hypnagogic Auditory Hallucination),属于入睡期幻觉(Hypnagogia)的一种表现。研究表明,约30%的成年人至少经历过一次类…

    2025年5月20日
    620
  • 道是无情却有情出自哪首诗?

    道是无情却有情:出处与文学意蕴解析 一、诗句原始出处考据 “道是无情却有情”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该诗创作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期间(公元822-824年),是巴渝民歌的文人化创作典范。 原诗全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 …

    2025年6月24日
    170
  • 含有书的诗有哪些?探寻古人笔下书籍的意象世界

    含有书的诗有哪些?探寻古人笔下书籍的意象世界 书籍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书”的意象既承载着知识的力量,也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哲思。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梳理古诗中与书相关的作品,并解读其文化内涵。 一、书作为知识象征的经典诗作 1. 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

    2025年6月1日
    380
  • 同旁联诗有哪些?汉字游戏的文学趣味

    同旁联诗有哪些?汉字游戏的文学趣味 一、同旁联诗的定义与特点 同旁联诗是一种特殊的汉字游戏,要求诗句中所有汉字(或特定位置的字)使用相同偏旁部首,通过字形统一性营造独特的视觉美感和文学趣味。其核心特点包括:1. 字形关联性:全诗或单句汉字共享偏旁(如“氵”“木”等);2. 语义挑战性:在字形限制下保持诗意连贯;3. 游戏性:兼具文学创作与文字解谜的双重乐趣。…

    2025年4月24日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