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友谊长存的诗句,有哪些经典之作?

Random Image

表明友谊长存的诗句,有许多经典之作,这些诗句跨越了时空,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友谊长存诗句:

作者 诗句 朝代 诗名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送别》
李白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寄黄几复》
韦应物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黄庭坚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岑参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 琵琶引》
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题长安壁主人》
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韦应物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张九龄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送韦城李少府》
叶清臣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贺圣朝·留别》
佚名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箜篌谣》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曹植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魏晋 《赠白马王彪》
秦观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满庭芳·碧水惊秋》
杜甫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陆凯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北朝 《赠范晔诗》
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王维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中送别》
何梦桂 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欧阳修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释正觉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
文天祥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端午即事》
白居易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别元九后咏所怀》
李白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储光羲 老朋友虽身处天涯海角,但心灵的距离却近在咫尺 《山中贻崔六琪华》
张籍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没蕃故人》
贯休 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 《送人归夏口》
寇准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李咸用 任说天长海影沈,友朋情比未为深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高适 怨别自惊千里外,论交却忆十年时 《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杜甫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梦李白二首·其一》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杜甫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岑参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这些诗句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表达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有的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有的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有的则强调了友情的超越时空的力量。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颂。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1日

相关推荐

  • 极目楚天出自哪首诗?

    极目楚天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极目楚天”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全句为:“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原词全文 >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2025年6月28日
    550
  • 居原写的诗有哪些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居原”可能并非一个具体的诗人名字,因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没有直接以“居原”为名的著名诗人。然而,考虑到问题可能是对某个具体人物或笔名的误写,或者是对某个特定情境下的诗歌创作的询问,我将基于屈原的诗歌作品来回答,因为“居原”可能是对“屈原”的误写。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离骚》、《九歌》、《九章》、《天…

    2024年9月22日
    2030
  •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归隐情怀:哪些作品堪称隐逸文学典范?

    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归隐情怀:哪些作品堪称隐逸文学典范? 一、陶渊明与隐逸文化的渊源 陶渊明(365—427),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其田园诗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逸传统。他的归隐不仅是生活选择,更是对政治黑暗和社会虚伪的精神反抗。 重点内容: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深受老庄哲学影响,主张“返璞归真”,其作品成…

    2025年4月16日
    1130
  • 淡妆浓抹总相宜是哪一首诗?

    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重点内容:这首诗通过比喻手法,将西湖的晴雨景色与美女西施的妆容相类比,强调西湖无论晴雨都美得恰到好处,体现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

    2025年7月1日
    490
  • 五言绝句诗有哪些哪些?短小精悍中的诗意浓缩

    五言绝句诗有哪些?短小精悍中的诗意浓缩 一、五言绝句的定义与特点 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形式,每首仅20字(四句,每句五言),却要求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其特点包括:– 短小精悍:以最简篇幅表达丰富情感或哲理。– 平仄严谨:遵循格律规则,音韵和谐。– 意象鲜明:常通过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二、经典五言绝句分类与案例 1….

    2025年6月1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