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文有哪些?高中古诗文的经典篇目

高中古诗文涵盖了丰富的经典篇目,这些篇目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高中学生必学的重要内容。以下是根据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高中古诗文经典篇目:

文言文经典篇目

  1. 必修篇目

    • 《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 《劝学》:选自《荀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 《屈原列传》:选自《史记》,记述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遭遇。
    • 《谏太宗十思疏》:选自《旧唐书·魏征传》,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诫之言。
    • 《师说》:选自韩愈文集,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 《阿房宫赋》:选自杜牧文集,通过对阿房宫的描绘,讽刺了秦朝的奢侈亡国。
    • 《六国论》:选自苏洵文集,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 《答司马谏议书》:选自王安石文集,是王安石对司马光的回信,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 《赤壁赋》:选自苏轼文集,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慨。
    • 《项脊轩志》:选自归有光文集,记述了作者的书斋生活和家庭变故。
  2. 选择性必修篇目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记述了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
    • 《报任安书》:选自司马迁《史记》,是司马迁对友人的回信,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和著史决心。
    • 《过秦论》:选自贾谊文集,论述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 《礼运·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理想图景。
    • 《陈情表》:选自李密文集,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不能应诏出仕的苦衷的表文。
    • 《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文集,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种树郭橐驼传》:选自柳宗元文集,通过种树的故事阐述了治国理民的道理。
    • 《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文集,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兴亡史事的叙述,总结了国家盛衰的教训。
    • 《石钟山记》:选自苏轼文集,记述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 《登泰山记》:选自姚鼐文集,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登山的过程。
  3. 选修篇目(注:部分学校或地区可能不再要求背诵选修篇目,具体以当地教学要求为准)

    • 《老子》八章:选自《老子》,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记述了孔子对季氏伐颛臾的反对意见。
    • 《大学(节选)》:选自《礼记》,阐述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 《中庸(节选)》:选自《礼记》,阐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 《孟子·公孙丑(上)》:选自《孟子》,记述了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
    • 《逍遥游(节选)》:选自《庄子》,阐述了道家的超脱与自由思想。
    • 《谏逐客书》:选自李斯文集,是李斯对秦王逐客令的反对意见。
    • 《兰亭集序》:选自王羲之文集,是对兰亭集会的记述和感慨。
    • 《滕王阁序》:选自王勃文集,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宴会的盛况。
    • 《黄冈竹楼记》:选自王禹偁文集,记述了作者在黄冈竹楼的生活和感受。

诗词曲经典篇目

  1. 诗经

    • 《静女》
    • 《无衣》
  2. 楚辞

    • 《离骚》(节选)
  3. 汉魏六朝诗

    • 《涉江采芙蓉》
    • 《短歌行》
    • 《归园田居(其一)》
  4. 唐诗

    • 《拟行路难(其四)》
    • 《春江花月夜》
    • 《山居秋暝》
    • 《蜀道难》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将进酒》
    • 《燕歌行》
    • 《蜀相》
    • 《客至》
    • 《登高》
    • 《登岳阳楼》
    • 《琵琶行(并序)》
    • 《李凭箜篌引》
  5. 宋词

    • 《菩萨蛮》
    • 《锦瑟》
    • 《虞美人》
    • 《望海潮》
    • 《桂枝香·金陵怀古》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念奴娇·赤壁怀古》
    • 《登快阁》
    • 《鹊桥仙》
    • 《苏幕遮》
    • 《声声慢》
  6. 元明清诗

    • 《书愤》
    • 《临安春雨初霁》
    • 《念奴娇·过洞庭》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青玉案·元夕》
    •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 《扬州慢》
    • 《长亭送别》
    • 《朝天子·咏喇叭》

这些篇目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是高中学生必读的经典之作。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文,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日 上午1:43
下一篇 2024年10月1日 上午1:46

相关推荐

  • 宋代的屈原诗有哪些?从楚辞到宋词中的精神传承

    从楚辞到宋词:宋代文人的屈原诗作及其精神传承 一、宋代屈原诗的创作背景 宋代文人对屈原的推崇达到高峰,其作品既是对楚辞的继承,又融入了宋代特有的文化精神。政治环境与理学思潮的兴起,使屈原的忠君爱国与高洁品格成为士大夫的精神标杆。 重点内容:宋代屈原诗的核心主题包括忠愤之情、人生际遇的共鸣以及对楚辞艺术手法的化用。 二、宋代屈原诗的代表作品与案例 1. 苏轼的…

    2025年7月13日
    960
  • “咏物”诗如何通过描摹外物寄托诗人的品格与际遇?

    咏物诗中的自我投射:外物描摹如何承载诗人的品格与际遇 一、咏物诗的本质特征 咏物诗是一种通过精细描摹外物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感的传统诗歌体裁。这类诗歌表面上描写自然景物或人工器物,实则将外物作为诗人自我形象的镜像。在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咏物诗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传统——外物不仅是审美对象,更是诗人品格与际遇的载体。 这种“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使诗人能够借助外物…

    2025年11月9日
    250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何种哲理?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论新旧更替的永恒哲理 引言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千古名句。这两句诗以生动的自然意象,揭示了新旧更替、发展前进的客观规律,体现了事物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辩证思想。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哲理内涵,并结合历史与现实案例探讨其当代意义。 哲理解析 …

    2025年10月25日
    410
  • 赞美妈妈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母爱光辉

    赞美妈妈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母爱光辉 一、古典诗词中的母爱赞歌 中国古代诗词中,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许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无私。 1.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母亲为远行儿子缝衣的场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更是千古名句,表达了子女难以回报母爱的感慨。 2. 王安石《…

    2025年4月10日
    1260
  • 先烈创作的诗有哪些?革命烈士遗作中的精神火种传承

    先烈创作的诗有哪些?革命烈士遗作中的精神火种传承 一、革命诗歌的历史背景与价值 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斗争中,无数革命先烈以诗歌为武器,用文字点燃民族觉醒的火种。这些诗作不仅是文学遗产,更是记录斗争历史、传递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它们诞生于监狱、战场或地下工作中,展现了先烈们“舍生取义”的革命气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8221…

    2025年5月8日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