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馀雪,祖咏诗中有何雪景?

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一首描绘终南山雪景的五言绝句,诗中展现的雪景清新明朗,朴实俏丽,充满了诗情画意。以下是诗中具体描绘的雪景内容:

一、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诗的开篇“终南阴岭秀”,便勾勒出了终南山的整体印象。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面,是秦岭山脉的一段,山势雄伟,景色秀美。诗中的“阴岭”指的是终南山的北面山岭,由于背向阳光,故称“阴岭”。这里的“秀”字,既赞美了终南山阴岭的秀美,也为下文的雪景描写作了铺垫。

二、终南山的雪景

接着,诗人用“积雪浮云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终南山的雪景。由于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山上的皑皑积雪仿佛浮在空中。这里的“浮”字用得极为传神,既表现了终南山的高耸入云,又突出了积雪的洁白无瑕和轻盈飘逸。这一景象,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让人感受到终南山雪景的壮丽与神秘。

三、雪后初晴的景象

诗中的第三句“林表明霁色”,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初晴时的景象。雪后放晴,阳光洒落在树林表面,使得树林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霁色”指的是雨后的阳光,它不仅照亮了树林,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四、诗人的感受

最后一句“城中增暮寒”,则是诗人遥望终南余雪后的内心感受。由于终南山的积雪尚未融化,而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得傍晚时分城中的气温骤降,寒意阵阵。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雪后增寒的实际感受,也寓含了诗人对寒士的关怀之情。在那个时代,许多寒士因为家境贫寒而饱受寒冻之苦,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关怀。

五、总结

综上所述,祖咏的《终南望馀雪》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诗中的雪景既有整体的秀美印象,又有局部的细腻描绘;既有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又有情感上的深刻寓意。整首诗清新明朗,朴实俏丽,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咏雪佳作。

(0)
上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12:38
下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上午12:40

相关推荐

  • 重阳节诗词中的敬老情怀:哪些作品传承民俗记忆?

    重阳节诗词中的敬老情怀:哪些作品传承民俗记忆? 一、重阳节与敬老传统的文化渊源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便有登高、赏菊、佩茱萸等习俗,而敬老更是其核心文化内涵。– 历史溯源: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早期重阳与长寿观念的结合。– 民俗升华:唐代以降,重阳节被赋予更…

    2025年4月16日
    1650
  • 关于雨的诗有哪些?雨中即景与诗意人生全收录

    关于雨的诗有哪些?雨中即景与诗意人生全收录 一、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雨意象 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既是自然现象,也是情感载体,诗人常借雨抒怀,或寄托愁思,或表达闲适。 1. 杜甫《春夜喜雨》 重点内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诗以雨喻仁政,展现春雨的温柔与生命力,是咏雨诗中的经典。 2. 李商隐《夜雨寄北》 重点内容:“君问归期未有期,…

    2025年5月30日
    900
  • 含“施”的文言文篇章有哪些值得一读?

    含“施”的文言文篇章有很多,其中一些经典且值得一读的篇章包括: 1. 《施氏食狮史》 简介:《施氏食狮史》是一篇极具特色的文言文,全文几乎都用同一个音节“shi”来叙述一件事,展现了中文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内容概要:文章讲述了一个石室里住着一位姓施的诗人,他爱吃狮子,决心要吃十只狮子。他常常去市场看狮子,并在一天十点钟的时候,用箭射死了十只狮子。然而,当他尝…

    2024年12月14日
    2320
  • 乾隆现存的诗有哪些?《乐善堂全集》存世数量争议

    乾隆现存诗歌及《乐善堂全集》存世数量争议研究 一、乾隆诗歌创作概况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高产的诗人之一,据《御制诗集》统计,其一生创作诗歌达43,630首,接近《全唐诗》收录的48,900首总量。然而,这些诗作的艺术价值历来存在争议,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评价:”乾隆诗虽多,然佳作不过百首“。 二、现存乾隆诗主要文献来源 …

    2025年5月1日
    1650
  • 刘诗诗微电影全记录:短片中的演技突破与创意表达

    刘诗诗微电影全记录:短片中的演技突破与创意表达 1. 引言:微电影作为演技试金石 近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悍的叙事形式成为演员展示演技深度和创意表达的重要载体。刘诗诗作为一线女演员,在多部微电影中展现了从古装女神到现代女性的多元突破,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解析她的表演艺术与创作理念。 — 2. 演技突破:从“形”到“神”的蜕变 2.1 《看见看不见的…

    2025年4月27日
    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