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馀雪,祖咏诗中有何雪景?

Random Image

祖咏的《终南望馀雪》是一首描绘终南山雪景的五言绝句,诗中展现的雪景清新明朗,朴实俏丽,充满了诗情画意。以下是诗中具体描绘的雪景内容:

一、终南山的整体印象

诗的开篇“终南阴岭秀”,便勾勒出了终南山的整体印象。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面,是秦岭山脉的一段,山势雄伟,景色秀美。诗中的“阴岭”指的是终南山的北面山岭,由于背向阳光,故称“阴岭”。这里的“秀”字,既赞美了终南山阴岭的秀美,也为下文的雪景描写作了铺垫。

二、终南山的雪景

接着,诗人用“积雪浮云端”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终南山的雪景。由于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远远望去,山上的皑皑积雪仿佛浮在空中。这里的“浮”字用得极为传神,既表现了终南山的高耸入云,又突出了积雪的洁白无瑕和轻盈飘逸。这一景象,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让人感受到终南山雪景的壮丽与神秘。

三、雪后初晴的景象

诗中的第三句“林表明霁色”,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初晴时的景象。雪后放晴,阳光洒落在树林表面,使得树林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霁色”指的是雨后的阳光,它不仅照亮了树林,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四、诗人的感受

最后一句“城中增暮寒”,则是诗人遥望终南余雪后的内心感受。由于终南山的积雪尚未融化,而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使得傍晚时分城中的气温骤降,寒意阵阵。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雪后增寒的实际感受,也寓含了诗人对寒士的关怀之情。在那个时代,许多寒士因为家境贫寒而饱受寒冻之苦,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与关怀。

五、总结

综上所述,祖咏的《终南望馀雪》通过简练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终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诗中的雪景既有整体的秀美印象,又有局部的细腻描绘;既有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又有情感上的深刻寓意。整首诗清新明朗,朴实俏丽,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咏雪佳作。

(0)
上一篇 2025年1月7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7日

相关推荐

  •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江上秋风动客情” – “动客情”是诗眼,点明诗人因秋风触发的羁旅思乡之情。 – 秋风意象…

    2025年7月1日
    170
  •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如下:>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重点内容:这首诗是杜牧离开扬州后,怀念友人韩绰所作,通过描绘扬州风光,表达对往昔生活的眷恋。 — 二、诗歌背景与意象解析 1….

    2025年7月1日
    250
  • 白梅落下之日出自哪首诗?

    白梅落下之日出自哪首诗? 背景介绍 “白梅落下之日”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极具意境的意象,常被用于表达时光流逝、生命无常或离别之情。这一意象的出处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诗歌出处 “白梅落下之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虽然原诗并未直接使用“白梅落下之日”这一表述,但后人…

    2025年7月1日
    150
  • 有哪些诗句是诗乡之情?故乡情结在诗歌中的永恒主题

    诗乡之情:故乡情结在诗歌中的永恒主题 一、故乡情结的文化内涵 故乡情结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尤其在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深刻。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归属感,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和精神寄托。“落叶归根”“狐死首丘”等传统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创作,使“思乡”成为诗歌的永恒主题。 二、经典诗句中的诗乡之情 1. 唐代诗人的乡愁 –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

    2025年6月24日
    430
  • 王安石的社会诗有哪些?改革家笔下的民生百态

    王安石的社会诗有哪些?改革家笔下的民生百态 一、王安石社会诗的创作背景 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诗作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其社会诗多创作于变法前后,聚焦民生疾苦、官僚腐败和经济困境,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文学观。 重点内容:王安石的社会诗与其政治理念紧密相连,诗中常渗透着改革者的忧患意识与务实精神。 二、王安石社会诗的代表…

    2025年5月30日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