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焘”字出自何处?汉字结构的形义考据

Random Image

“焘”字出自何处?汉字结构的形义考据

一、“焘”字的字形溯源

“焘”(繁体为“燾”)是现代汉语中的二级字,其字形演变可追溯至古代汉字体系。根据《说文解字》及甲骨文、金文考据,该字由“灬”(火部)和“寿”组成,属形声字。

1. 早期字形
– 金文中未明确发现“焘”字,但其构件“寿”在商周时期已出现(如“𠂤”字形),象征长久。
“灬”部在篆书中演变为“火”,表明与火、覆盖等义相关。

2. 《说文解字》注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未直接收录“焘”,但清代段玉裁补注:“燾,覆也,从火寿声”,指出其本义为“覆盖”,引申为“庇荫”“延续”。

二、形义关系与结构分析

1. 形声结合

形符“灬”:象征火或热量,暗示与“覆盖”“温暖”相关(如“熙”“照”等字均含此部)。
声符“寿”:既表音,也隐含“长久”之意,强化了“持续覆盖”的引申义。

2. 实际案例佐证

文献用例
– 《诗经·大雅·生民》:“焘育无疆”,描述天地滋养万物,体现“覆盖养育”之义。
– 《汉书·礼乐志》:“燾覆四方”,指帝王恩泽广布。
现代用法
– 如“天焘地载”(成语),强调包容与承载。

三、历史演变与异体字

1. 字形简化
– 繁体“燾”在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中简化为“焘”,但“灬”部仍保留火义。
2. 异体字
– 古籍中或写作“𤎩”“𤏷”,均从火部,进一步印证其与“热”“覆”的关联。

四、结论

“焘”字的形义考据揭示了汉字形声结合的典型特征:
形符定类(火部关联覆盖、温暖),声符示音兼表意(寿表长久)。
– 其本义“覆盖”通过文献用例得以验证,并随语言发展衍生出“庇佑”“延续”等抽象含义。

重点提示:理解此类汉字需结合构件分析历史文献,避免孤立解读字形。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4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

  • 李清照写过哪首诗?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作品 生平与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多写闺阁生活与自然景物,后期则充满家国情怀与身世飘零之感。 代表诗作赏析 《声声慢·寻寻觅觅》 这是李清照后期最具代表性的词作之一,创作于国破家亡的背景下:“…

    2025年6月26日
    590
  • 小学爱国诗有哪些?童蒙教育中的家国情怀培育篇目

    小学爱国诗有哪些?童蒙教育中的家国情怀培育篇目 一、小学爱国诗歌的教育价值 爱国诗歌是童蒙教育中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律和生动意象,帮助小学生建立民族认同感。研究表明,9-12岁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而诗歌的感性表达更易引发情感共鸣(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 二、经典小学爱国诗歌推荐 1. 古代爱国…

    2025年5月4日
    1100
  • 哪些诗的名称换了?版本流传中的文学谜题

    哪些诗的名称换了?版本流传中的文学谜题 一、诗歌标题变迁的现象与原因 在古典文学的流传过程中,许多诗歌的标题因抄写、刊刻、注释或后人整理而发生变化。标题的改动可能源于以下原因:1. 传抄误差:古代文献依赖手工抄录,抄写者可能简化或误记标题。2. 编者意图:后世编纂者为突出主题或便于分类,主动修改标题。3. 版本差异:不同典籍(如总集、别集、选本)对同一首诗可…

    2025年5月23日
    950
  • 古代诗片段赏析:哪些片段让你回味无穷?

    古代诗片段赏析:哪些片段让你回味无穷?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许多片段以其深邃的意境、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将通过几个经典案例,赏析那些令人难忘的诗句,并探讨其艺术魅力。 — 一、意境深远的片段 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陶渊明《饮酒·其五》 这两句诗描绘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超脱。&…

    2025年6月9日
    600
  • 从《塞上曲其二》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从《塞上曲其二》的题目中,可以了解到以下信息: 一、作品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塞上曲其二》 作者:戴叔伦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二、作品背景与内容推测 背景:《塞上曲》可能是一组诗,而“其二”表明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这组诗可能以边塞战争、将士豪情或边疆风光为主题,因为“塞上”通常指的是边疆地区。 内容推测:由于《塞上曲其二》是边塞诗,可以推测这…

    2024年11月27日
    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