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峰有哪些相关的诗?山水诗中的地理意象

北高峰相关诗歌与山水诗中的地理意象研究

一、北高峰的地理与文化背景

北高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西湖周边著名的山峰之一,海拔313.7米。其地理位置优越,登顶可俯瞰西湖全景,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北高峰与南高峰并称“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之一。

二、北高峰相关的经典诗作

1. 苏轼《游北高峰》

“登览烟霞外,江山入望遥。天连沧海阔,地涌雪山高。”
苏轼此诗以壮阔的视角描绘了北高峰的巍峨与远眺之景,其中“天连沧海”“地涌雪山”凸显了地理意象的宏大。

2. 白居易《北高峰塔》

“夜半来峰顶,无人独自行。凭高望远处,一雁月初明。”
白居易通过夜登北高峰的独特体验,以“雁”“月”等意象营造出孤寂清冷的意境,展现了山水诗中的时空感。

3. 张岱《北高峰》

“高峰直上插青天,俯瞰西湖一镜圆。”
张岱以夸张手法突出北高峰的高峻,并将西湖比喻为“一镜圆”,体现了地理意象的审美转化。

三、山水诗中地理意象的文学功能

1. 象征功能:如北高峰的“高”象征文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2. 情感载体:如苏轼诗中的“沧海”“雪山”传递豪迈之情。
3. 空间建构:通过“远眺”“俯瞰”等视角,形成诗意的地理空间层次。

四、案例对比分析

以苏轼与白居易的诗为例:
苏轼侧重宏观地理(沧海、雪山),体现豪放风格;
白居易聚焦微观细节(雁、月),表现隐逸情怀。
这种差异反映了地理意象在山水诗中的多元表达。

五、结论

北高峰作为典型的山水诗意象,既承载了自然地理特征,也被赋予人文内涵。研究其相关诗作,可为理解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地理书写传统提供重要案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5:41
下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午5:41

相关推荐

  • 贾岛的诗有哪些?苦吟诗人的推敲艺术

    贾岛的诗有哪些?苦吟诗人的推敲艺术 一、贾岛诗歌概览 贾岛(779—843),唐代著名诗人,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是苦吟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语言精炼、意境幽深著称,多描写孤寂、清冷的自然景象与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 代表作品分类 1. 五言律诗:如《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2. 绝句:如《剑客》《寻隐者不遇》3. 其他题材:如送别诗《送无可上人》、咏…

    2025年4月14日
    1220
  • 慧眼识人的智慧,在哪些诗句中得以体现?

    慧眼识人的智慧在许多古诗句中得以体现,以下是一些经典例子: 慧眼识人知好歹,良才可用不须猜:这句诗直接表达了慧眼识人的重要性,能够识别出真正有才能的人,而无需猜疑。 慧眼识得人面相,鉴别英才任纵横:这句诗强调了通过慧眼观察人的面相(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指人的整体气质和表现),从而鉴别出英才,并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慧眼识人天赋重,因材施教见贤能:这…

    2024年12月25日
    2050
  • 写松花江的诗句中,哪些最为脍炙人口?

    在写松花江的诗句中,有多首作品因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而广为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诗句: 吴兆骞《混同江》 诗句:“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 解读:此句描绘了松花江(古称混同江)从长白山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江水浩荡,日夜不息,如雷声轰鸣,展现了松花江的磅礴气势。 杨宾《混同江》 诗句:“浩浩此江流,万古争日夜。” 解读:诗…

    2024年12月20日
    3590
  • 带有“香”字的古诗,你能背出几首?

    带有“香”字的古诗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山园小梅·其一》 作者:林逋 内容: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作者:王安石 内容: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内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024年10月28日
    3280
  • 村居的意思,如何理解这首诗?

    “村居”一词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寓居乡村,也可以指乡村的住宅,还可以泛指乡村、村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村居”常被用作描绘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意象。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便是一首以“村居”为背景,描绘早春二月乡村景色的佳作。全诗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对《村居》的理解: 诗意解读: 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

    2025年1月5日
    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