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松花江的诗句中,哪些最为脍炙人口?

在写松花江的诗句中,有多首作品因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而广为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诗句:

吴兆骞《混同江》

  • 诗句:“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
  • 解读:此句描绘了松花江(古称混同江)从长白山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江水浩荡,日夜不息,如雷声轰鸣,展现了松花江的磅礴气势。

杨宾《混同江》

  • 诗句:“浩浩此江流,万古争日夜。”
  • 解读:诗人以“浩浩”形容江流之广阔,用“万古争日夜”表达了松花江水流不息、永恒奔腾的壮丽画面。

方式济《五月四日渡混同江》

  • 诗句:“边江新涨急,浩浩一舟过。高泻白山雪,横连黑水波。”
  • 解读:此诗描绘了松花江(混同江)在春汛时节的壮观景象,江水新涨,急流勇进,一舟横渡,仿佛能见到长白山之雪水高泻而下,与黑龙江之水相连,气势恢宏。

康熙《松花江放船歌》

  • 诗句:“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 解读:康熙皇帝的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松花江的清澈与浩荡,江水冲波而行,云霞万里,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其他脍炙人口的诗句

  • 沈承瑞《松花江》:“东去大江水,高源何处来。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
  • 七绝·松花江春色:“几番雨后艳阳初,蝶舞莺飞杨柳扶。昨夜东风芳草碧,新红一抹美人图。”
  • 七绝·松花江日出:“松花江水浩茫茫,月落星稀露曙光。遥望天边霞色染,波光潋滟接朝阳。”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时节描绘了松花江的美景,有的展现了其壮阔的气势,有的则捕捉了其细腻的风光,都因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而广为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午9:31

相关推荐

  • 俞彦的词有哪些?欣赏俞彦的词作风采

    俞彦,字仲茅,上元(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人,明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淡雅见称,尤工小令,虽然词集今已失传,但其作品仍散见于各种选本中。下面将介绍几首俞彦的代表词作,并欣赏其词作风采。 代表词作 《长相思·折花枝》 原文: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赏析:此词以女子的口吻,细腻地表达了相思之苦。上片…

    2024年9月25日
    2550
  • 江南行中,有何江南美景?

    江南行中,可以领略到众多令人陶醉的江南美景,这些美景不仅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下是一些江南行中不可错过的美景: 1. 杭州西湖 描述: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性景观,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美不胜收。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等景点,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漫步在湖边,可以感受到湖水的温柔与宁静,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中。 2. 苏州…

    2025年1月5日
    2040
  • 西陆蝉声唱,预示着什么季节?

    “西陆蝉声唱”预示着秋季。 在古代,人们根据五行方位来对应季节,“西陆”一词便是指秋天。这是因为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与西方相配,故有此称。而“蝉声唱”则是形容秋天蝉儿鸣叫的声音,清脆而悠长,如同歌唱一般。因此,“西陆蝉声唱”这句诗,字面上描绘了一幅秋日蝉鸣的画卷,预示着秋季的到来。 这句诗常常出现在描绘秋天景象或表达秋日情感的文学作品中,如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在…

    2025年2月4日
    2680
  • 唐诗如何捕捉秋天的寂寥与壮阔?

    唐诗如何捕捉秋天的寂寥与壮阔? 唐代诗人常以秋天为背景,通过自然意象与情感共鸣,展现寂寥与壮阔的双重境界。他们借助落叶、秋风、孤雁等元素,既表达个人生命的短暂与孤独,又描绘山河的苍茫与天地之宏大。以下从意象运用、情感表达及典型诗作展开分析。 一、寂寥的捕捉:个人化情感与萧瑟意象 诗人通过细微的秋日物象,映射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强化生命易逝的悲凉感。 1. 秋风…

    2025年10月21日
    340
  • 写到西湖的诗有哪些?白居易与苏轼的西湖情结

    写到西湖的诗有哪些?白居易与苏轼的西湖情结 一、西湖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西湖作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其湖光山色、四季变幻的景致,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从唐代白居易到宋代苏轼,西湖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与哲思的载体。 二、白居易的西湖诗作 1. 《钱塘湖春行》 重点内容: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822…

    2025年5月23日
    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