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松花江的诗句中,哪些最为脍炙人口?

Random Image

在写松花江的诗句中,有多首作品因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而广为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一些备受推崇的诗句:

吴兆骞《混同江》

  • 诗句:“混同江水白山来,千里奔流昼夜雷。”
  • 解读:此句描绘了松花江(古称混同江)从长白山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江水浩荡,日夜不息,如雷声轰鸣,展现了松花江的磅礴气势。

杨宾《混同江》

  • 诗句:“浩浩此江流,万古争日夜。”
  • 解读:诗人以“浩浩”形容江流之广阔,用“万古争日夜”表达了松花江水流不息、永恒奔腾的壮丽画面。

方式济《五月四日渡混同江》

  • 诗句:“边江新涨急,浩浩一舟过。高泻白山雪,横连黑水波。”
  • 解读:此诗描绘了松花江(混同江)在春汛时节的壮观景象,江水新涨,急流勇进,一舟横渡,仿佛能见到长白山之雪水高泻而下,与黑龙江之水相连,气势恢宏。

康熙《松花江放船歌》

  • 诗句:“松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冲波行,云霞万里开澄泓。”
  • 解读:康熙皇帝的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松花江的清澈与浩荡,江水冲波而行,云霞万里,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

其他脍炙人口的诗句

  • 沈承瑞《松花江》:“东去大江水,高源何处来。混同天一色,长白雪千堆。”
  • 七绝·松花江春色:“几番雨后艳阳初,蝶舞莺飞杨柳扶。昨夜东风芳草碧,新红一抹美人图。”
  • 七绝·松花江日出:“松花江水浩茫茫,月落星稀露曙光。遥望天边霞色染,波光潋滟接朝阳。”

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不同时节描绘了松花江的美景,有的展现了其壮阔的气势,有的则捕捉了其细腻的风光,都因其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而广为传颂,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相关推荐

  • 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哪首诗里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名句出处与哲学解读 一、名句出处与原文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如下: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84年,是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时,途经九江游览庐山所作。 二、诗句的哲学内涵…

    2025年6月24日
    580
  • 关于防城港的诗句,领略海滨风情

    关于防城港的诗句,能够生动地展现其独特的海滨风情。以下是一些描绘防城港美景、蕴含海滨风情的诗句,供您欣赏: 《防城港印象》 诗句:一夜烟雨一梦间,一城翠绿一氧吧。蝶飞蜂舞闹清晨,防城秀色望无垠。面朝大海乐悠悠,碧水清波舞白鸥。渔家撒网喜丰收,客在防城画卷游。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防城港的自然风光和渔家生活,展现了其独特的海滨风情。烟雨朦胧中的翠绿城市、蝶飞蜂舞…

    2024年12月16日
    1840
  • 包拯著名的诗有哪些?铁面御史笔下的清廉与人文关怀

    包拯著名的诗有哪些?铁面御史笔下的清廉与人文关怀 一、包拯的诗歌创作背景 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以铁面无私、清廉刚正著称,世称“包青天”。尽管其政绩更为人熟知,但包拯亦留下少量诗作,内容多体现其为官之道和人文关怀。这些诗作虽数量不多,却真实反映了其人格与理想。 二、包拯的代表诗作及解析 1. 《书端州郡斋壁》 重点内容:> 清心为治本,直…

    2025年5月8日
    870
  •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清代诗人徐锡麟的《出塞》。全诗如下:**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诗句解析 1. 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末民族危机深重时期,徐锡麟作为革命志士,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视死如归的豪情。2. 典故:诗句化用东汉名将马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2025年7月1日
    450
  • 有哪些关于化石的诗?穿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穿越时空的诗意对话:有哪些关于化石的诗? 化石作为地球历史的见证者,自古以来就激发着诗人的灵感。它们不仅是科学的载体,更是跨越时空的诗意媒介。本文将探讨关于化石的诗歌,分析其主题与艺术表现,并附上实际案例。 — 一、化石诗的常见主题 1. 时间的永恒与短暂 化石凝结了亿万年的时光,诗人常借此表达对时间流逝的哲思。案例: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2025年5月30日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