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峡出平湖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高峡出平湖” 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这句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象,并寄托了毛泽东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宏伟愿景。全句为:
>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诗歌背景解析
1. 创作时间:1956年6月,毛泽东在武汉横渡长江后写下此词。
2. 历史意义:诗句中的“高峡出平湖”预言了三峡大坝的建成,体现了毛泽东对新中国水利工程的期待。
实际案例:三峡工程与诗句的关联
三峡大坝的建成(2006年全面竣工)正是“高峡出平湖”的现实印证:
– 工程规模: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坝高185米,形成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平湖”。
– 生态与社会影响:
– 防洪:保护长江中下游数千万人口。
– 发电:年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占全国清洁能源的10%。
– 争议:移民安置、生态平衡等问题引发讨论。
诗句的艺术与科学价值
1. 文学价值:以浪漫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类工程结合。
2. 科学预见性:诗句在40年后成为现实,展现了毛泽东的远见。
结语
“高峡出平湖” 不仅是诗歌名句,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象征。三峡工程的落地,印证了文学与科学的交融,成为“诗与远方”照进现实的经典案例。
重点提示:理解此诗需结合历史背景与工程实践,才能深刻体会其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