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不三不四不成样子”的成语有哪些?

类似“不三不四不成样子”的成语有很多,它们通常都具有ABAC式的重叠结构,且多用来形容某种不伦不类、不成体统或状态不佳的情形。以下是一些类似的成语:

  1. 不伦不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2. 不稂不莠:稂和莠都是田里的野草,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3. 不死不活:形容事物没有生气或活力,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
  4. 不修边幅: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5. 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6. 不卑不亢: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7. 不偏不倚:指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中立或公正。
  8. 不痛不痒:既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这些成语都带有一定的贬义或中性色彩,用于形容某种不符合常规、不成体统或状态不佳的情形。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来表达。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37
下一篇 2024年11月27日 下午3:40

相关推荐

  • 李清照的《词论》观点,与清代浙西词派的词学主张有何异同?

    李清照《词论》与清代浙西词派词学主张的比较研究 一、李清照《词论》的核心观点 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著名主张,强调词与诗的文体界限。她认为词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 协音律:重视音乐性,要求”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2. 尚雅正:批评柳永”词语尘下”,…

    2025年11月4日
    340
  • 近代江西诗派有哪些?同光体外的地域诗歌传统

    近代江西诗派及其地域诗歌传统研究 一、近代江西诗派的主要流派 1. 同光体江西派 作为近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同光体江西派以陈三立(1853-1937)为宗师,其创作主张”生涩奥衍“的风格。代表作品如陈三立《散原精舍诗》中”乱峰出没争初日,残雪高低带数州“(《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通过物象的变形组合体…

    2025年5月8日
    1740
  • 杜甫非常愤青的诗有哪些?诗史中的现实批判精神

    杜甫诗歌中的现实批判精神:诗史中的”愤青”之声 一、杜甫的”愤青”特质与时代背景 杜甫(712-770)作为盛唐向中唐过渡的关键诗人,其作品以“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和“诗史”般的现实记录著称。安史之乱(755-763)的爆发彻底撕裂了盛唐表象,促使杜甫的创作从早期…

    2025年6月15日
    1050
  • 春赏百花冬观雪出自哪首诗?

    春赏百花冬观雪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春赏百花冬观雪”并非出自某一首特定的古代诗词,而是现代人根据传统诗词意境创作的仿古诗句。其核心意象融合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四季审美主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时序的诗意感悟。 类似意境的古典诗句对比 1. 唐代·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以自然景物喻情,与“春赏百花”的审美逻辑相通。2. …

    2025年6月26日
    1140
  • 哪个季节最受唐朝诗人的青睐?

    哪个季节最受唐朝诗人的青睐? 一、春季:万物复苏的灵感源泉 唐代诗人对春季的偏爱体现在大量描绘春光、惜春、游春的作品中。春季意象出现频率高达38%(据《全唐诗》季节词汇统计),成为最集中的创作主题。 典型案例分析 1.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通过润物无声的春雨,展现诗人对生命萌发的喜悦。全诗以”潜&#…

    2025年10月21日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