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的诗句,你知道多少?感受桃红的娇艳与诗意

关于“桃红”的诗句,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常见的题材,它们不仅描绘了桃红的娇艳色彩,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意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含有“桃红”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感受桃红的娇艳与诗意:

  1. “桃红又是一年春”

    • 出处: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 赏析:这句诗以“桃红”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循环。每当桃红再现,便意味着新的一年春天又来临了,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2.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出处: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 赏析:这句诗通过“桃红”与“柳绿”的对比,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晨的田园美景。桃红在宿雨的滋润下更加娇艳,与柳绿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3.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出处:崔护《题都城南庄》
    • 赏析:这句诗以“桃花”为线索,寄托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感慨。虽然人面已不知何处去,但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绽放笑颜,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美好记忆的永恒。
  4. “桃红李白斗芳菲”

    • 出处:白居易《春词》
    • 赏析:这句诗以“桃红”与“李白”两种色彩鲜艳的花朵为代表,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美丽景象。桃红与李白相互斗艳,共同装点了春天的繁华与美丽。
  5. “桃红小朵开寒食,柳绿轻条拂面来”

    • 出处:杨巨源《城东早春》
    • 赏析:这句诗以“桃红”与“柳绿”为春天的使者,描绘了早春时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桃红小朵在寒食节前后绽放,柳绿轻条随风拂面而来,给人带来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6.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 出处: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 赏析:这句诗同样出自王维之手,与第一首不同但意境相似。它再次以“桃红”与“柳绿”为春天的象征,通过“宿雨”与“春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春日氛围。

除了以上诗句外,还有许多其他含有“桃红”的诗句,它们或描绘春日美景、或寄托诗人情感、或蕴含深刻哲理。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让我们在品味桃红娇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意的熏陶与文化的魅力。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下午9:45
下一篇 2024年10月19日 下午9:47

相关推荐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指什么?

    “塞上长城空自许”:历史隐喻与个人悲歌的深度解析 一、“塞上长城”的双重意象解析 1.1 历史实指:南朝名将檀道济 “塞上长城”最直接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南朝宋名将檀道济因战功赫赫遭君主猜忌,被捕时怒斥:“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此处的“长城”明确指国防支柱的象征。在陆游诗中,这个意象特指南宋在江北的抗金防线——从秦岭-淮河到江淮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

    6天前
    140
  • 唐诗中如何体现盛唐的开放与包容气象?

    盛唐气象的文学镜像:论唐诗中的开放与包容精神 一、多元文化交融的诗歌呈现 唐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开放包容的气象首先体现在对异域文化的吸纳与融合。丝绸之路上往来不绝的商旅、使节和僧侣,将中亚、南亚乃至西亚的文化元素带入长安,这些异质文化在唐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李白《少年行》中的“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生动描绘了长安西市胡人开设酒店的…

    6天前
    80
  •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如何看透历史兴衰?

    历史兴衰的永恒叩问:从“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看文明兴替 一、诗句解析:变与不变的哲学对照 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历史认知的核心矛盾。前句揭示人类在历史洪流中的短暂与脆弱——王朝更迭、英雄易逝,后人只能对着往事空自嗟叹;后句则凸显自然规律的永恒与冷漠——青山不改,寒流依旧,以超然的姿态…

    2025年10月25日
    370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是在为项羽惋惜吗?

    杜牧《题乌江亭》:为项羽惋惜的千古绝唱? 一、诗句背景与文本解析 杜牧《题乌江亭》全诗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年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途经乌江亭。该地正是项羽兵败自刎之处。诗人通过对历史节点的重新构想,提出了与传统史观不同的见解。 二、杜牧的历史重构与惋惜之情 2.1 对项羽决策的批判性思考 杜牧…

    6天前
    110
  • 侯氏《绣龟形诗》的“暌离已是十秋强”如何巧思寄边塞?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侯氏《绣龟形诗》中“暌离已是十秋强”如何巧思寄边塞的专题文章。 侯氏《绣龟形诗》:“暌离已是十秋强”的边塞寄情与形式巧思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浩瀚星空中,侯氏的《绣龟形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沉的情感内涵,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普通的闺怨诗,更是一首将个人情感与家国边塞紧密相连的巧构之作。其中,首句“暌离已是十秋强”尤为关键,它…

    2025年11月9日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