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寺庙有关的诗句,如何体现禅意与宁静?

与寺庙有关的诗句,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巧妙地体现出禅意与宁静。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及其分析:

体现禅意与宁静的诗句

作者 诗句 朝代 诗名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大林寺桃花》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香积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过融上人兰若》
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题鹤林寺僧舍》
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题禅院》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宿甘露寺僧舍》
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崔峒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题崇福寺禅院》
白居易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
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白居易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武侯庙》
白居易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柏林寺南望》
杜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李珣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林逋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题杭州孤山寺》
孟浩然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与裴迪同作)》
李白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谒老君庙》

诗句中的禅意与宁静

  1. 自然景物的描绘

    • 诗人常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如山林、溪流、钟声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例如,“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描绘了清晨阳光洒落在寺庙林间的宁静景象。
  2. 禅房的幽静

    • 诗句中常常提到禅房,通过“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描绘,展现了禅房的幽深与宁静,以及僧侣们修行生活的清净与超脱。
  3. 钟声的悠扬

    • 寺庙的钟声常常作为诗中的意象出现,它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觉醒。例如,“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中的钟声,在宁静的傍晚显得格外悠扬,引人深思。
  4. 僧侣的生活

    • 通过描绘僧侣们扫地、焚香、诵经等日常活动,诗句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例如,“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就生动地表现了僧侣们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5. 内心的感悟

    • 一些诗句还通过僧侣与诗人的对话或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禅意与宁静的深刻感悟。例如,“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就表现了诗人在与僧侣交谈中获得的片刻宁静与超脱。

综上所述,与寺庙有关的诗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巧妙地体现了禅意与宁静。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寺庙的自然美景和僧侣的清净生活,更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超脱的向往和追求。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午9:16
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午9:18

相关推荐

  • 人生感怀诗全收录:哪些作品引发共鸣?

    人生感怀诗全收录:哪些作品引发共鸣? 一、人生感怀诗的定义与价值 人生感怀诗是以生命体验、时光流逝、命运思考为主题的诗歌类型,通过凝练的语言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其价值在于:1. 情感共鸣:跨越时空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2. 哲学启迪:以诗喻理,如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达。3. 文化传承:记录不同时代的精神风貌。 重点案例: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

    2025年4月17日
    1420
  • 李世民和乾隆的诗有哪些?帝王诗作的对比研究

    李世民与乾隆的诗作对比研究:帝王诗作的艺术与政治表达 # 一、引言 帝王诗作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唐太宗李世民与清高宗乾隆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位极具代表性的帝王,他们的诗作数量庞大且风格迥异。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两位帝王的诗歌创作特点,探讨其背后的政治意图与审美取向。 # 二、李世民诗作分析 ## 1. …

    2025年6月15日
    1270
  • 赤壁古诗中,有何历史沧桑?

    在古诗《赤壁》中,诗人杜牧通过描绘赤壁之战的遗迹,深刻表达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以下是对诗中历史沧桑的详细解读: 一、历史背景 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具体时间是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场战役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之战,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与曹操的大军展开了激烈的对决。最终,联军利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了曹军,为三国鼎立的…

    2025年1月2日
    1870
  • 有哪些关于学习的诗?劝学诗传统与现代教育启示

    关于学习的诗:劝学诗传统与现代教育启示 一、古代劝学诗的代表作品与核心思想 中国古代劝学诗源远流长,旨在激励人们勤奋学习、珍惜光阴。以下为经典案例: 1. 《劝学》——颜真卿 >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核心思想:强调早期努力的重要性,警示拖延学习的后果。 2. 《长…

    2025年5月31日
    940
  • 你能说出哪些和安静有关的诗句?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与“安静”有关的经典诗句: 作者 诗句 朝代 诗名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 《鸟鸣涧》 王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 《入若耶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 《江雪》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宋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杜甫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唐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杜荀鹤 何事居…

    2024年12月20日
    2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