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相如赋是什么?

好的,请看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为主题生成的专业文章。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探秘“相如赋”背后的文学与情感世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这句哀婉缠绵的词句,出自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中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人理解的孤寂。要深刻理解这句词的沉痛,我们必须首先揭开“相如赋”的神秘面纱。

# 一、何为“相如赋”?——历史典故与文学意象

“相如赋”特指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辞赋作品。但在这句词中,它并非指代具体的某一篇文章,而是引用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文学典故——陈皇后阿娇重金请司马相如作赋以挽回汉武帝刘彻的故事

据《昭明文选》中《长门赋》的序言记载,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因妒失宠,幽居长门宫。她听说司马相如的赋文采斐然,天下闻名,便“奉黄金百斤”,请他为己作赋,以期打动汉武帝,重修旧好。司马相如因此写下了著名的《长门赋》。这篇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细腻地描绘了一位深宫弃妇的愁苦与期盼,情感真挚,文辞动人。传说汉武帝读后,果然深受感动,陈皇后因此重新获得了宠幸。

自此,“相如赋”便超越了其文本本身,成为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它代表着:
1. 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极具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2. 一种试图挽回感情、沟通心灵的昂贵努力与最后希望。

# 二、“千金纵买”为何仍“此情谁诉”?——辛弃疾的深意

理解了“相如赋”的典故,我们再回头看辛弃疾的词句,其深层的绝望与悲凉便跃然纸上。

* “千金纵买”的假设与无奈:词人说,即便我拥有千金,能够买来如同司马相如那样华美的词赋。这“纵”字,是一种极端的假设,充满了无力感。它暗示着,在现实中,词人或许连“购买”这种希望的能力或机会都没有。

* “脉脉此情谁诉?”的根本困境: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辛弃疾的痛苦与陈皇后不同。陈皇后的哀怨是男女情爱,尚有通过文辞沟通挽回的余地。而辛弃疾的“脉脉此情”,是对国事的忧愤、对南宋朝廷苟安政策的痛心、以及自己抗金复国壮志难伸的悲慨。这种复杂而深沉的家国情怀,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向谁倾诉?谁能理解?即便有司马相如再世,写出惊世骇俗的篇章,又能否唤醒沉醉于偏安梦中的当权者呢?

因此,这句词的真正力量在于:它揭示了一种即便付出最高代价(千金),借助最强外力(相如赋),也无法排遣、无法沟通的终极孤独。 这是一种源于政治理想破灭和精神上无人共鸣的深刻痛苦,比爱情失意更为沉重和绝望。

# 三、实际案例:“相如赋”意象的古今流变

“相如赋”作为一个经典意象,不仅存在于辛弃疾的词中,更在后世的文学与文化作品中不断被演绎和化用。

# 案例一:古典文学中的直接引用——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李清照在咏菊词中写道:“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虽未直接点名,但化用了《长门赋》中“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的期盼与失落之情,以白菊的高洁与孤寂,暗喻自身情愫无人可诉的处境,与辛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 案例二:现代影视作品中的情节重构——《甄嬛传》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在失宠后,于宫中弹奏《长门怨》一曲,恰好被皇帝听到。皇帝感慨道:“朕想起汉武帝的陈皇后,被废后幽居长门宫。若她听到此曲,想必会潸然泪下。” 这一情节正是“相如赋”典故的现代荧幕再现。它展现了后宫女子试图通过艺术(音乐/辞赋)作为媒介,向君王传递心声、挽回圣心的经典模式。这与“千金买赋”的行为逻辑是完全一致的。

# 案例三:当代社交语境下的隐喻表达

在今天的网络语境中,当我们看到有人花费巨大心力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或一封深情的长信,试图挽回一段感情时,评论中或许会出现这样的感叹:“这简直是现代版的‘千金纵买相如赋’啊!” 此时,“相如赋”已演变为任何试图用以挽回关系、表达深情的、极具形式感的努力。而“脉脉此情谁诉”的追问,也变成了对这种努力最终是否能够真正触及对方心灵的深刻怀疑。

# 结语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司马相如的赋,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而“相如赋”的典故,则是一个承载了千年文人志士复杂情感的文化符号。从长门宫的阿娇,到郁孤台上的辛弃疾,再到今天的我们,它始终在叩问着一个永恒的问题:当我们的情感深邃到一定程度,当我们的孤独源于灵魂的深处,世间是否真的存在一种“赋”,能够准确传达,并被真正理解? 这或许正是这句词历经千年,依然能深深触动我们心弦的原因。

(0)
上一篇 8小时前
下一篇 8小时前

相关推荐

  • 上供求神时都求哪些神灵庇佑?

    上香求神时,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信仰、文化传统以及具体的需求来祈求不同的神灵庇佑。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被祈求庇佑的神灵: 1. 祖先崇拜 祖先:中国人通过祭拜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和敬意,祈求家族平安和后代福祉。一般在春节、清明节、七月一、十月一等日子上香祭拜并烧纸钱给祖宗。 2. 神明供奉 财神:人们向财神祈求财源滚滚、发财富贵。常见的财神有关羽、赵公明等。 灶神…

    2024年10月10日
    5750
  • 跟月老有关的诗有哪些?红娘、红线中的姻缘诗意

    跟月老有关的诗有哪些?红娘、红线中的姻缘诗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老是掌管姻缘的神祇,而红娘和红线则是促成良缘的象征。古代文人常以月老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充满浪漫色彩的诗句。以下是部分经典案例及其分析。 一、经典月老诗选 1. 《续玄怪录·定婚店》中的月老传说 唐代李复言的《续玄怪录》记载了月老用红线系足定姻缘的故事,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诗,但为后世诗词提供了灵感…

    2025年7月13日
    1170
  • 红色诗词的诗有哪些?贺敬之《回延安》等革命诗歌

    红色诗词的诗有哪些?贺敬之《回延安》等革命诗歌解析 一、红色诗词的定义与特点 红色诗词是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产生的诗歌作品,以歌颂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其特点包括:– 主题鲜明:聚焦革命斗争、英雄事迹、民族解放等题材– 语言激昂:多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富有感染力– 情感真挚…

    2025年5月1日
    1320
  • 费唐臣《贬黄州》如何描写苏轼被贬后的心境?

    费唐臣《贬黄州》对苏轼被贬后心境的戏剧化呈现 一、戏剧文本与历史语境的交织 元代剧作家费唐臣的杂剧《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简称《贬黄州》)以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艺术重构与诗意放大,展现了苏轼在政治挫折后的复杂心境变化。该剧不仅反映了元代文人的集体心理,更通过戏剧手法将历史人物苏轼的心路历程具象化。 二、三重心…

    2025年11月2日
    280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在讽刺什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论历史对虚妄的嘲弄与对真理的铭记 一、 诗句溯源与核心解读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此诗是杜甫针对当时文坛一些轻薄之徒,盲目讥讽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前辈诗人而作的驳斥。 * 字面含义:“你们这些人(尔曹)的身体和名声都将一同湮灭,而(四杰的文学成就)却如同长…

    2025年10月25日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