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间是什么意思?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间”的深意与历史回响

“伯仲”一词,源出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为长子,仲为次子。后引申为形容两者地位、水平或价值相当,难分高下。当陆游在《书愤》中慨叹“千载谁堪伯仲间”时,他是在叩问历史:千载之下,有谁的品格与功业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并驾齐驱? 这既是对武侯的至高推崇,也饱含着诗人自身壮志未酬的悲愤。

一、 “伯仲间”的语义源流

1.1 词义探源

“伯仲”的本义,清晰地界定了其在家族秩序中的位置。由此基础义项出发,其引申轨迹十分自然:从血缘次序的并立,演变为对任何事物在等级、品质上相近性的判断。当在“伯仲”后加上“间”字,便构成了一个经典的比较句式,意指“处于兄弟之间”,即相差无几、势均力敌

1.2 文学语境中的运用

在古代诗文中,“伯仲”的运用极为普遍:
– 曹丕《典论·论文》:“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此句直言傅毅与班固的文才不相上下,是文学批评史上运用该词的典范。
– 杜甫《咏怀古迹》:“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诗人将诸葛亮与商周的开国功臣伊尹、吕尚置于“伯仲之间”,认为其才能与之相当,而超越了汉初的萧何、曹参。这为陆游的诗句提供了直接的文学先声。

二、 陆游诗中的“伯仲间”:理想人格的标杆

陆游的“千载谁堪伯仲间”,绝非泛泛的历史比较,而是有着深刻而具体的指向。

2.1 比较的对象:诸葛武侯

陆游所设定的比较基准,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他钦佩的不仅是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更是其在艰难时势中匡扶社稷、北伐中原的坚定意志与卓越才能。在陆游看来,诸葛亮《出师表》中所展现的“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雄心,与他本人毕生追求的抗金复国理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2.2 蕴含的双重情感

这一句诗蕴含着双重情感张力:
极高的推崇:将诸葛亮置于历史长河的顶端,认为其人格与功业近乎完美,千年来无人能及。
深沉的悲愤:这句叩问背后,是陆游对南宋朝廷苟安一隅、庸碌无能的宰相与将领们的尖锐批判。他感叹当代找不到能与诸葛亮“伯仲之间”的人物来力挽狂澜,其中也暗含了自身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与悲凉。

三、 超越文学:历史与现实中的“伯仲”案例

“伯仲间”的较量,不仅存在于诗文,更贯穿于整个历史与现实。

3.1 【历史案例】唐太宗与魏徵:君臣关系的“伯仲”佳话

在治国理政的智慧与格局上,唐太宗李世民与谏臣魏徵,构成了一对在政治品格上堪可“伯仲”的典范。
李世民的善于纳谏魏徵的犯颜直谏,共同成就了“贞观之治”。
– 魏徵去世后,太宗痛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这番感慨,道出了他在精神层面对这位诤友的极度依赖与认可。他们在共同缔造盛世伟业的目标上,形成了互为镜像、相辅相成的“伯仲”关系,而非简单的君尊臣卑。

3.2 【现实案例】梅西与C罗:竞技体育的“伯仲”之争

过去十五年世界足坛关于“谁是最佳球员”的争论,核心便是“伯仲之间”的现代演绎。
里奥内尔·梅西克里斯蒂亚诺·C罗,两人在金球奖数量、欧冠冠军、年度进球数等硬性指标上长期你追我赶,交替领先
– 他们各自拥有截然不同的技术风格与人格魅力,支持者们各执一词,但都无法彻底说服对方。
– 这场旷日持久的比较,恰恰证明了两人在足球史上的地位和成就极为接近,正处于典型的“伯仲之间”。他们的竞争,定义了一个时代,也丰富了“伯仲”一词在当代语境下的内涵。

结语

“伯仲间”不仅是一个关于比较的词汇,更是一种价值判断和历史观的体现。从陆游对诸葛亮的追慕,到唐太宗与魏徵的相互成就,再到梅西与C罗的瑜亮之争,它衡量的是个体在特定维度上所达到的高度及其不可替代性。理解“伯仲间”,便是理解一种在并立中见高下、在比较中显价值的东方智慧。

(0)
上一篇 5小时前
下一篇 5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寒江雪是哪首诗?

    寒江雪是哪首诗? 1. 寒江雪的出处 “寒江雪”并非一首独立的诗,而是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五言绝句之一,以其意境深远和语言简练著称。 2. 《江雪》全诗解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 重点诗句标红 – 末句”独钓寒…

    2025年6月28日
    800
  • 唐诗中的“月亮”为何能承载思乡、怀人、哲思等多元情感?

    唐诗中的月亮意象:一个多元情感的绝妙载体 引言:天上明月,人间诗心 在唐诗的璀璨星空中,月亮无疑是最耀眼的意象之一。月亮作为唐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自然意象之一,承载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体验。从边塞到江南,从宫廷到山野,唐代诗人通过月亮这一共同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诗意宇宙。 月亮与思乡之情 月照无眠的游子心 在交通不便的唐代,游子离乡往往意味着长久的…

    2025年11月9日
    200
  • 宋词在民国时期的国文课本中是如何被选编和阐释的?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宋词在民国时期国文课本中选编与阐释的专业文章。 宋词在民国国文课本中的选编与阐释:经典的重塑与民族精神的建构 民国时期(1912-1949)是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新式教育核心载体的国文课本,其编撰不仅关乎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承担着塑造现代国民意识、传承与重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任。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古典文学瑰宝的宋词…

    2025年11月4日
    230
  • 咏蝉三绝(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有何高下之分?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咏蝉三绝”高下之分的专业分析文章。 咏蝉三绝: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之高下辨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空中,蝉因其栖高饮露、鸣声清越的特性,成为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初唐的虞世南、骆宾王与晚唐的李商隐,各以一首咏蝉名篇彪炳诗史,被后世并称为“咏蝉三绝”。然而,这三首诗虽同题而异构,因诗人迥异的身份、境遇与心境,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境界与思想…

    2025年10月25日
    300
  • 上元夫人是何传说人物?

    上元夫人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名阿环。以下是关于她的详细传说: 一、身份与背景 身份:上元夫人是西王母的小女儿,也是三天真皇的母亲。她身居上元之官,掌管着天界里的十万玉女名录。 师承:上元夫人师承倒景君、无常先生和道君,是道教的一位女仙。 二、外貌与装束 外貌:上元夫人年约二十余岁,天姿精耀,灵眸绝朗,容颜光彩照人。 装束:她身穿青霜之袍,头梳三角髻,其余…

    2025年2月4日
    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