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是什么意思?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将息”一词的解读文章。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究竟是何意?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悲情,被誉为婉约词派的压卷之作。开篇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已让人倍感凄凉,而紧接着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更是道尽了词人内外交困的苦楚。其中,“将息”一词,成为了理解词人处境与心境的关键。

一、 “将息”的字面与深层含义

“将息”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休养、调理、保养”。

从字源上分析:
* :有“扶助”、“进行”、“将要”之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从事”、“进行”某种活动。
* :本义为呼吸,引申为“休息”、“停止”、“生长”(如“休养生息”)。

二字组合,“将息”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动态的调理过程——停下手中的劳碌,让身体和心神都得到安宁与恢复。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休息”,更包含调养身心、恢复元气的积极意味,类似于现代人所说的“养生”或“疗养”。

在李清照的词中,“最难将息”的深意在于:
1. 身体层面:春秋时节天气忽冷忽热,人的身体难以适应,容易生病,因此难以进行有效的调养。
2. 心理层面:这是更关键的一层。词人正经历国破家亡、丈夫病逝的巨大悲痛,内心如同“乍暖还寒”的天气,时而泛起一丝回忆的暖意,转瞬又被现实的冰冷所淹没。这种极度的情绪波动,使得心灵的平静与修复变得异常艰难。外在气候的无常,与内心世界的翻涌形成了同构关系,共同指向了“将息”之难。

二、 文学中的“将息”:不止于李清照

“将息”一词在宋词中颇为常见,它精准地传达了古人对于生活与情感的细腻体会。

实际案例一:李清照《声声慢》的语境
>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在这里,词人明确指出了“将息”的两个障碍:一是多变的天气(外因),二是无法排遣的愁绪(内因)。她试图通过饮酒来“将息”身心,借酒暖身、借酒消愁,但“淡酒”终究敌不过“晚来风急”,暗示了任何外在的慰藉在深重的痛苦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将息”的失败,深刻地烘托出了词人绝望无助的境地。

实际案例二: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温情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虽未直接出现“将息”,但其情感逻辑与“将息”相通。词人叮嘱友人,到了江南如果还能赶上春天的尾巴,一定要好好珍惜,与春同住。这其实是一种对友人美好生活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江南明媚的春光中好好“将息”、享受生活。这与李清照词中孤苦无依、无法“将息”形成了鲜明对比。

实际案例三:日常书信中的关怀
在古代书信中,“善为将息”或“千万将息”是极为常见的关切用语,相当于我们今天在信末写的“望保重身体”、“祝早日康复”。例如,苏轼在与友人的通信中,就常有此类叮嘱,充满了温情与关怀。

三、 现代语境下的“将息”

随着语言的发展,“将息”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已不常用,但其精神内涵却以其他形式留存下来。

* 词汇的转化:它的含义被“休息”、“调养”、“静养”、“安歇”等词语所继承。当我们对生病或劳累的朋友说“好好休息,注意调养”时,我们就在表达与“善为将息”相同的情谊。
* 文化的传承“将息”所代表的那种注重身心和谐、顺应自然节律的养生智慧,依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中医强调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代人注重通过冥想、瑜伽、度假等方式来放松身心,都可以看作是“将息”理念在现代的延伸与实践。

结论

总而言之,“将息”在《声声慢》中,远不止于“休息”二字。它是一个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与情感浓度的词,既指身体上的调养适应,更指精神上的慰藉与平复。 李清照以其天才的笔触,将个人命运的巨大不幸,融入“乍暖还寒”的自然景象与“最难将息”的生命体验之中,使得这个古老的词汇,至今读来,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无处安放的悲凉与艰难。理解“将息”,便是理解了中国古典文学中那一份对生命状态的深切关怀与细腻体察。

(0)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宋词中“拟人”手法的运用,为咏物词带来了怎样的新变?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宋词中“拟人”手法如何为咏物词带来新变的专业文章。 论拟人手法对宋代咏物词的新变 宋代咏物词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峰。其中,“拟人”手法的成熟与广泛运用,是推动这一文体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因素。它将咏物从单纯的形似描摹提升到了神似传情的高度,实现了物我交融、托物言志的深度表达,从而为咏物词带来了革命性的新变。 一、从“物我分离”…

    2025年11月4日
    320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整首诗?

    王维《使至塞上》全诗赏析 # 一、原诗全文 使至塞上[唐]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 二、重点诗句解析 #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艺术特色: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塞外壮阔景象,“直”与&#82…

    2025年6月27日
    800
  • 寒山寺出自哪首诗?

    寒山寺出自哪首诗? 寒山寺的文化背景 寒山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其名字来源于唐代诗人张继的著名诗作《枫桥夜泊》。这首诗不仅使寒山寺名扬天下,还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枫桥夜泊》全诗及解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通过“月落”、“乌啼”、“霜满…

    2025年6月28日
    700
  • 刘禹锡生死的诗有哪些?诗豪笔下的生死哲学

    刘禹锡生死的诗有哪些?诗豪笔下的生死哲学 一、刘禹锡的生死观概述 刘禹锡(772—842),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豪”。他的诗歌以豪迈旷达著称,尤其在面对生死问题时,展现出独特的哲学思考。刘禹锡的生死观融合了儒家积极入世、道家超脱自然以及佛家轮回思想,形成了既豁达又深邃的诗意表达。 二、刘禹锡诗歌中的生死主题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重点诗句:&…

    2025年4月27日
    1590
  • 杨万里写秋天的诗,你读过几首?感受秋天的诗意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创造的“诚斋体”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不拘一格,富有幽默情趣。杨万里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诗意,他的诗作中不乏描写秋天的佳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诗意与韵味。以下是我读过的几首杨万里写秋天的诗及其感受: 1. 《秋暑午睡起汲泉洗面》 内容:大桶双担新井花,松盆满泻莫留些…

    2024年10月26日
    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