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清廉诗有哪些?东坡居士的为官诗鉴

Random Image

苏轼的清廉诗有哪些?东坡居士的为官诗鉴

一、苏轼清廉诗的思想内核

苏轼(1037-1101)作为北宋文坛领袖,其诗歌不仅以豪放风格著称,更蕴含深刻的为官之道清廉自守的精神。他的清廉诗主要体现以下核心思想:
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化用):超脱物质诱惑,坚守精神高地
2.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对公私界限的严格划分
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二、代表性清廉诗作解析

1.《於潜僧绿筠轩》

>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创作背景:1073年任杭州通判时作,借咏竹表达气节重于物质的理念
清廉解读:以”竹”象征清正品格,暗讽当时官场追逐享乐的风气
后世影响:成为历代清官自勉的经典名句

2.《东坡》

>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关键意象
“荦确坡头路”:隐喻为官艰险
“铿然曳杖声”:象征独守清节的坚定
历史关联:作于黄州贬谪时期(1082年),体现逆境中的操守

3.《鱼蛮子》

>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社会批判:揭露苛捐杂税对百姓的压迫
为官反思:通过对比渔民生活,表达对清廉治政的向往
数据佐证: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曾奏请朝廷减免赋税,救活饥民数千人

三、为官实践与诗歌的互证

1. 徐州抗洪(1077年)

事件:任徐州知州时组织军民筑堤抗洪,保全城池
诗作佐证:《九日黄楼作》中”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记录灾情
清廉体现:拒领朝廷额外赏赐,将资金用于堤防建设

2. 杭州惠民(1089年)

政绩
– 疏浚西湖,建成苏堤
– 建立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
诗作关联:《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背后是民生工程
财政透明:工程账目公开刻石,开创古代政务公开先例

四、历史评价与现代启示

1. 朱熹评价:”东坡晚年诗,无一字无来历,无一事不真实”
2. 当代价值
“诗以载道”的创作观对廉政文化建设有借鉴意义
“民本思想”(如《吴中田妇叹》)对现代公职人员仍有教育作用
3. 统计参考:现存苏轼3400余首诗中,约15%涉及为官之道主题

> 结语:苏轼的清廉诗不仅是文学遗产,更是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鲜活教材。其将道德追求、艺术表达与政治实践完美结合的特质,值得深入挖掘。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

  • 寒食节的古诗词,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寒食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以下是几首描绘寒食节的古诗词,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氛围: 1. 《寒食》·唐·韩翃 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

    2024年12月17日
    1770
  • 李白名字有哪些诗?诗名与诗作的互文游戏

    李白名字的诗意互文:诗名与诗作的文字游戏探析 一、引言:名字作为诗学符号 李白(701-762),字太白,其名与字本身即蕴含诗意。”李”为常见姓氏,而”白”与”太白”(金星别称)暗合其飘逸如仙的诗歌风格。这种名字与诗作的互文性,既体现在诗人对自我身份的书写中,也反映在后世对其作品的解读与…

    2025年4月27日
    590
  • 汉代乐府诗有哪些

    汉代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民情感,还展现了汉代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汉代乐府诗及其简要介绍: 一、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全诗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

    2024年9月18日
    1810
  • 还有黄昏的诗有哪些?从李商隐到当代诗的暮色美学

    从李商隐到当代诗:黄昏的诗学谱系与暮色美学 一、古典黄昏诗学的奠基:李商隐的暮色书写 李商隐是古典诗歌中最早系统书写黄昏意象的诗人之一。他的《乐游原》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成为千古名句,将黄昏的壮美与短暂性升华为生命哲思。诗中“向晚意不适”的个体情绪与自然景象交融,形成“以景结情”的典型范式。 另一首《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2025年5月8日
    510
  • 毕竟西湖6月中是哪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赏析 一、诗歌原文及出处 毕竟西湖六月中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如下: >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创作背景解析 1. 时空背景 – 时间: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六月– 地…

    2025年6月28日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