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古诗成语有哪些?探寻古诗中的成语宝藏

Random Image

民间古诗成语丰富多样,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以下是一些源自古诗的成语及其背后的诗篇佳句和释义:

1. 青梅竹马

  • 来源: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释义: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2. 柳暗花明

  • 来源: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释义:形容柳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由逆境转变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3. 不拘一格

  • 来源: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 释义: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4. 万紫千红

  • 来源: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释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5. 春风得意

  • 来源: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释义:和暖的春风很适合人的心意,后形容人处境顺利,做事如意,事业有成。

6. 心有灵犀

  • 来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释义: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7. 人面桃花

  • 来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释义: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8. 卷土重来

  • 来源:杜牧《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释义:多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

9. 豆蔻年华

  • 来源:杜牧《赠别二首》,“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释义: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10. 物是人非

  • 来源: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释义: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11. 扑朔迷离

  • 来源:北朝民歌《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释义: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12. 名垂千古

  • 来源: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 释义: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13. 晨钟暮鼓

  • 来源:陆游《短歌行》,“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 释义: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14. 一片冰心

  • 来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释义: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15. 淡妆浓抹

  • 来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释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也形容园林景观呈现的繁丽与恬淡的两种景象。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更是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探寻古诗中的成语宝藏,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0)
上一篇 2024年9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9月25日

相关推荐

  • 劝学诗中的智慧:哪些古诗至今仍是激励学子向上的精神灯塔?

    劝学诗中的智慧:哪些古诗至今仍是激励学子向上的精神灯塔? 一、劝学诗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劝学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分支,最早可追溯至《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汉代乐府诗《长歌行》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警句,奠定了劝学诗的核心价值观——珍惜时光、奋发进取。唐宋时期,随着科举制…

    2025年6月6日
    290
  • 贺新婚的诗句,哪些最能增添喜庆气氛?

    贺新婚的诗句中,许多都能增添喜庆气氛。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最能增添喜庆气氛的贺新婚诗句: 《桃夭》 作者:佚名 诗句:“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分析:这两句诗出自《诗经》中的《桃夭》,是对女子出嫁的美好祝愿。以鲜艳的桃花起兴,描绘出新娘如桃花般美丽动人,祝愿她出嫁后能够使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充满了喜庆和吉祥的气息。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诗句:“在天愿作比…

    2024年12月24日
    1630
  • 陆游有哪些诗或诗句?放翁诗词精选集

    陆游诗词精选集:放翁诗魂的千年回响 一、陆游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作现存九千三百余首,是中国古代存诗量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爱国主义为主线,贯穿了对山河破碎的悲愤、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个人命运的慨叹。 创作分期:– 早期(1125-1162):风格豪迈,充满恢复中原的壮志&#82…

    2025年4月13日
    670
  • 将军下马的诗有哪些场景?边塞诗中的英雄暮年与和平愿景

    将军下马的诗有哪些场景?边塞诗中的英雄暮年与和平愿景 一、将军下马的诗意场景 “将军下马”是中国古代边塞诗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常出现在以下场景中: 1. 战事结束后的疲惫与苍凉 – 将军历经沙场,下马时往往伴随着战争的终结或暂时的休战,体现英雄的疲惫与沧桑。 – 案例: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5年5月8日
    490
  • 孤篇压全唐的是哪一首诗?

    孤篇压全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一、“孤篇压全唐”的由来 “孤篇压全唐”是近代学者闻一多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高度评价,意指这一首诗的艺术成就足以超越整个唐代诗歌的总和。这一说法虽带有夸张色彩,但充分体现了该诗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二、《春江花月夜》的艺术价值 1. 意象的完美融合 诗中“春江”“花”“月”“夜”四大意象交织,构建出空灵澄澈的…

    2025年6月24日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