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可”常与哪些字搭配使用?

Random Image

“悉可”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搭配,但“悉”字在中文中是一个多义词,常与不同的字搭配使用以表达各种含义。以下是一些“悉”字常与哪些字搭配使用的例子:

  1. 知悉:意为“知道、了解”,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表示对某事的知晓。
  2. 收悉:意为“收到并了解”,常用于回复信件或通知时,表示已收到对方的来函并了解其内容。
  3. 熟悉:意为“了解得很清楚”,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某事或某地的深入了解。
  4. 悉数:意为“一一列举、全部”,常用于表示对某物或某事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5. 悉心:意为“用尽心思、全心全意”,常用于形容对某事的专注和投入。
  6. 洞悉:意为“透彻地了解、看清事物的本质”,常用于形容对复杂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除了上述常见搭配外,“悉”字还可以与其他字组成各种词汇,如“悉力”(竭尽全力的意思)、“悉皆”(全部、都的意思)、“悉听尊便”(所有事情都完全按照对方的意思去办)等。

需要注意的是,“悉可”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搭配,如果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出现了“悉可”这一组合,那么其含义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悉”字的常见用法和搭配来推测其可能的意义。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

  • 卷土重来出自哪一首诗?

    卷土重来出自哪一首诗? 一、成语溯源 “卷土重来”典出唐代诗人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诗借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逆境中奋起”的思考。“卷土重来”原指战败后重整旗鼓、再度崛起,后引申为失败后重新振作的积极意义。 — 二、诗句解析 1. 历史背景:…

    5天前
    60
  • 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哪一首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是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及背景 “千锤万击出深山”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是于谦少年时期的作品,通过咏物言志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清白自守的高尚品格。 1.1 完整诗句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重点内容解析 – “千锤…

    2025年6月24日
    100
  • 春雪这首诗有哪些景物?韩愈笔下的冬春交织图景

    韩愈《春雪》中的景物解析:冬春交织的独特图景 一、《春雪》原诗与背景 韩愈的《春雪》以简练笔触描绘了冬春交替时的矛盾景象:>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重点内容: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韩愈通过“白雪”与“草芽”的对比,展现北方早春的典型特征——冬雪未消而春意已萌。 二、诗中的核心景物分析…

    2025年5月8日
    610
  • 徐志摩的诗急有哪些?新月派急促节奏的代表作解析

    徐志摩诗歌中的”急促节奏”研究 新月派诗歌节奏特征概述 新月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流派,强调“理性节制情感”与“形式格律化”。其中,急促节奏是其标志性艺术手法之一,通过短句、重复、跨行等技巧,营造出动态的韵律感。徐志摩作为新月派代表诗人,其作品《偶然》《沪杭车中》等典型体现了这一特征。…

    2025年5月8日
    440
  • 那年杏花微雨出自哪首诗?

    那年杏花微雨出自哪首诗? “那年杏花微雨”的出处 “那年杏花微雨”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源自2011年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经典台词。剧中,甄嬛与雍正皇帝在杏花树下初次相遇,这一场景被观众广泛传播,后成为网络流行语,常被误认为古诗名句。 误传原因分析 1. 语言风格的古雅性:短语结构符合古典诗词的意境(如“杏花”“微雨”均为传统意象),易引发联想。2. 影视剧…

    1天前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