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有哪些流传至今?

Random Image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作流传至今的主要有六首,分别是《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送别》《宴词》和《九日送别》。这些诗作在《全唐诗》卷二百五十六中都有记载。以下是每首诗的简要介绍:

  1. 《登鹳雀楼》

    •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简介: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上鹳雀楼后所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寓意着人生应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
  2. 《凉州词二首》

    • 其一
      • 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简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闻名,描绘了黄河远上、孤城万仞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边塞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其二
      • 诗句:“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 简介:这首诗以一名战士的视角来写,讲述了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归,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反映了唐朝的强大。
  3. 《送别》

    • 诗句:“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简介:这首诗通过描绘东门边的杨柳树和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不舍。
  4. 《宴词》

    • 诗句:“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 简介:这首诗以长堤春水为背景,通过描绘春水的悠悠流淌和船只的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不舍。
  5. 《九日送别》

    • 诗句:“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简介:这首诗是“重阳节”的主题诗,写出了主人与友人在重阳节聚会后离别时的忧伤感慨。

王之涣的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离别情感见长,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更是被誉为唐诗中的佳作。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适合孩子背诵的诗作推荐:哪些诗既经典又易记?

    适合孩子背诵的诗作推荐:哪些诗既经典又易记? 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中,背诵经典诗歌不仅能培养语言能力,还能陶冶情操。然而,选择既经典又易记的诗作是关键。以下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推荐,结合实际案例和分析。 一、为什么选择经典易记的诗作? 1. 语言启蒙:短小精悍的诗句有助于孩子掌握基础词汇和韵律。2. 记忆训练:重复性强、节奏明朗的诗更易背诵。3. 文化传承:经…

    2025年6月10日
    370
  • 张继写的诗有哪些?品读张继的诗歌魅力

    张继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虽然他的生平详情并不可考,但他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张继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唐代及后世诗歌研究中的重要对象。以下是一些张继的代表诗作及对其诗歌魅力的品读: 代表诗作 《枫桥夜泊》 内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魅力:这首诗是张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

    2024年9月24日
    2280
  • 关于读书的诗诗句有哪些?诗书传家的文化基因

    关于读书的诗诗句有哪些?诗书传家的文化基因 一、经典读书诗句摘录 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被视为修身养性、传承家风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经典诗句: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重点内容:强调广泛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 重点内容:告…

    2025年6月15日
    220
  • 慈善主题诗歌的创作特点有哪些?解析公益与诗美的结合

    慈善主题诗歌的创作特点有哪些?解析公益与诗美的结合 一、慈善主题诗歌的核心创作特点 1. 情感的真实性 慈善诗歌以真实情感为根基,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共情与社会问题的反思。例如,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个人经历映射底层人民的苦难,唤起读者的同理心。 2. 主题的公益性 聚焦扶贫、环保、疾病救助等社会议题,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未直接提及慈善…

    2025年4月23日
    730
  • 多主题融合的现代诗:打破边界的诗意实验

    多主题融合的现代诗:打破边界的诗意实验 现代诗的诗意跨界 现代诗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传统边界的挑战。多主题融合作为一种创新手法,通过打破题材、情感与文化的界限,为诗歌注入新的生命力。这种实验不仅拓展了诗意的表达空间,还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多主题融合的核心特征 1. 题材的杂糅:将看似无关的主题并置,形成张力与对话。 – 例如,北岛的《…

    2025年4月27日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