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读书的古诗词,激励勤学不辍

以下是一些坚持读书、激励勤学不辍的古诗词,它们富含哲理,能够鼓舞人心,激励人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1. 《劝学》 唐·颜真卿

  •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译文: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 赏析:这首诗语言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读书已晚。诗人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2.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 原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 赏析:这首诗是《白鹿洞二首》中第一首,此诗描写诗人的读书生活,为一首惜时诗。首句叙事,诗人读书入神,全然忘记了时间;次句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着世人珍惜光阴。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从全诗可见,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 《劝学诗》 宋·朱熹

  • 原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 赏析:这首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4.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 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 赏析:这首诗韵味悠长,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思考。它指出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即知行合一。

5. 《劝学》 唐·孟郊

  • 原文: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 赏析:全诗词句恳切,朴实自然,比喻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6. 《长歌行》 汉乐府

  •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 赏析:此诗主要是说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要珍惜青春年华,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等事物,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要热爱生命,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此诗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7. 《观书》 明·于谦

  • 原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 译文: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 赏析:这首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这些古诗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坚持读书、勤学不辍的重要性,它们能够激励人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午7:25
下一篇 2024年12月17日 下午10:52

相关推荐

  • 关于钗的诗有哪些?古代诗词中钗的象征意义解读

    关于钗的诗有哪些?古代诗词中钗的象征意义解读 一、古代诗词中咏钗的经典作品 钗作为古代女性重要的头饰,常出现在诗词中,既是实物描写,也承载丰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以下是几首经典咏钗诗词: 1. 白居易《长恨歌》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此句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金钗”,以“分钗”象征生死离别,成为后世“分钗断带”典故的源头。 2. 温庭筠《…

    2025年5月28日
    910
  • 跟桥有关的诗句,哪首最富诗意?

    跟桥有关的诗句众多,每一首都蕴含着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意境。要选出最富诗意的一首,确实难以抉择,因为诗意往往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的感受和解读。不过,以下几首描绘桥的诗句都极具诗意,值得细细品味: 《枫桥夜泊》·张继 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意解析:这首诗以枫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夜泊时的所见所感。月落、乌啼、霜满天…

    2024年12月22日
    1980
  • 初三杜甫的诗有哪些?诗圣笔下的青春记忆与家国情怀

    初三杜甫的诗有哪些?诗圣笔下的青春记忆与家国情怀 一、杜甫诗歌在初中教材中的选录 初三语文教材中,杜甫的诗歌多选自其中年及晚年作品,既有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也有深沉的家国情怀。以下是常见的选录篇目: 1.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重点内容:通过“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拟人手法,表现安史之乱中诗人的忧国忧民。 – 教学…

    2025年6月13日
    840
  • 类似枯荣的词语有哪些

    “枯荣”这个词语富含哲理,象征着生命的起伏、盛衰无常。以下是一些与“枯荣”意境相似的词语,它们同样表达了生命、自然或事物的变化与循环: 兴衰:指事物从兴起到衰落的过程,常用于描述历史朝代、企业、文化等的变迁。 盛衰:与“兴衰”类似,强调事物在繁荣与衰败之间的转换。 消长:指事物在数量、力量或影响上的增减变化,常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荣枯:直接对应“枯…

    2024年9月22日
    3230
  • 举杯邀明月是哪首诗?

    举杯邀明月:出自哪首经典诗作?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举杯邀明月” 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一》。该诗创作于天宝三年(744年),是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浪漫主义情怀。 重点内容:– 全诗共14句,属五言古诗– 收录于《全唐诗》卷182– 创作背景:李白被排…

    2025年6月28日
    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