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读书的古诗词,激励勤学不辍

Random Image

以下是一些坚持读书、激励勤学不辍的古诗词,它们富含哲理,能够鼓舞人心,激励人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1. 《劝学》 唐·颜真卿

  •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译文: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 赏析:这首诗语言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读书已晚。诗人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2.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 原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 赏析:这首诗是《白鹿洞二首》中第一首,此诗描写诗人的读书生活,为一首惜时诗。首句叙事,诗人读书入神,全然忘记了时间;次句谓时间宝贵,应该珍惜,这是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一直勉励着世人珍惜光阴。三、四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从全诗可见,诗人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后人应当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3. 《劝学诗》 宋·朱熹

  • 原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 赏析:这首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4.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 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 赏析:这首诗韵味悠长,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思考。它指出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即知行合一。

5. 《劝学》 唐·孟郊

  • 原文: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 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 赏析:全诗词句恳切,朴实自然,比喻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6. 《长歌行》 汉乐府

  •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 赏析:此诗主要是说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要珍惜青春年华,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等事物,发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要热爱生命,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此诗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7. 《观书》 明·于谦

  • 原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 译文:我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
  • 赏析:这首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这些古诗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坚持读书、勤学不辍的重要性,它们能够激励人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7日

相关推荐

  • 形容花的名称词有哪些

    形容花的名称词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它们涵盖了不同的花卉种类和特点: 玫瑰:象征着爱情和美丽,有多种颜色和品种。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色彩艳丽,花型华贵。 菊花:秋季的代表花卉,寓意高洁和坚韧。 荷花:生于水中,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纯洁和高雅。 兰花:香气清幽,形态优雅,常被视为高洁和脱俗的象征。 梅花:在严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和纯洁无瑕。…

    2024年9月22日
    750
  • 关于雨的诗句,哪些最触动人心?

    雨,是自然界最具象征意义的现象之一,常常被赋予了许多情感与哲理。古代诗人笔下的雨,总是能够勾起人们无尽的思绪与共鸣。以下是一些最触动人心的雨的诗句,或婉约,或激昂,或凄美,感情丰沛,深具哲理: 1. 唐代·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晚落霞。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雨景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孤寂与思乡之情。雨意朦胧,与诗人的心境…

    2024年12月27日
    350
  • 乞巧的诗句有哪些,你了解多少?

    乞巧,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描绘这一节日的优美诗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乞巧诗句: 1. 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 全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解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七夕之夜人们仰望星空、穿针乞巧的温馨场景。首句点明时间和节日氛围,次句引入牛郎织女的传说,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家家户…

    2024年12月22日
    420
  • 你画我猜游戏中,可以画哪些古诗来考验队友?

    在“你画我猜”游戏中,可以画很多古诗来考验队友。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诗题目建议,它们既富有诗意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唐代古诗 《静夜思》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庐山瀑布》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登鹳雀楼》 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

    2024年12月10日
    470
  • 诗歌有哪些风格的诗句

    诗歌风格多种多样,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色彩。以下是一些不同风格的诗句示例: 1. 豪迈雄奇 诗句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这句诗展现了诗人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语言气势磅礴,意境雄浑。 2. 悲壮慷慨 诗句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这句诗描绘了国家破败、山河依旧的景象,透露出诗人深沉的忧国…

    2024年9月22日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