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珍亲情诗,有哪些温馨之作?

Random Image

郑珍,字子尹,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被誉为西南“大儒”。他一生写下了九百多首诗歌,其中亲情诗约占四分之一,贯穿其诗歌创作的始终。这些抒写兄友弟恭、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等人伦情感的诗歌,彰显了诗人至孝的品性与责任感,是为儒家“仁爱”典范。以下是一些郑珍温馨动人的亲情诗:

《题黔西孝廉史适洲大弟<秋灯画荻图>》

“平生我亦玩钝儿,家贫读书仰慈母。看此寒灯照秋卷,却忆当年庭下时。虫声满地月上牖,纺车鸣露经在手。以我三句两句书,累母四更五更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珍童年时期,母亲在秋夜陪伴他读书的情景。母亲白天要操持家务,晚上也不肯早早入睡,一边纺纱,一边督促子尹挑灯夜读。温情的画面,父母之心,令人怜惜,增强了其亲情诗的感染力。

《芝女周岁》

“酸怀汝祖母,不忍见子别,倚槽饲么豚,泪俯彘盘抹。……子身向北行,母目望南咽。”

这首诗记录了郑珍21岁时进京赴试,与母亲别离时的情形。母亲不忍心见到儿子离开,就背过身去喂猪,眼泪洒在食槽上。即使走远了,还是不敢回头,只是背对着儿子离开的方向隐隐哭泣。儿行千里母担忧,这种对其生命安危的担忧或许早已胜过对其功名的期许。

《母教录》

“母坐书室,遍阅插架,曰:‘多矣!’珍曰:‘多则多矣,然骤读不到。诚以此甘旨,不犹愈乎?’母问:‘若以供甘旨,今皆在溷厕中矣。语云:一世买书三世读。汝家落后,遗籍仅一堆,授汝者皆其本。若当时少一部,亦少授汝一部矣。此事物焉能尽读,能一卷中得一句两句,便有益不少。勿悔也!’”

这段出自《母教录》的文字,记录了郑珍母亲对其教育的重视和深远影响。母亲不仅关注郑珍的生活,更重视对他的精神滋养,这种深厚的母爱和教育对郑珍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题新昌俞秋农汝本先生<书声刀尺图>》

“少小顽皮不读书,抓来麻怪学阉猪。惹爹震怒挥鞭响,讨母宽刑挤眼嘘。一任流年驱旧事,几回愁泪湿新裾。何堪二老天堂去,隔梦挨鞭愿总虚。”

这首诗回忆了诗人郑珍小时候顽皮不读书,父母管教他的情景。虽然诗中提到了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宽容,但整体氛围温馨而感人,展现了家庭教育的另一面。

这些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郑珍与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这些温馨之作不仅反映了郑珍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伦理和亲情的重要性。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4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4日

相关推荐

  • 你听到哪些现代诗?当代诗歌的听觉盛宴

    你听到哪些现代诗?当代诗歌的听觉盛宴 当代诗歌的听觉转向 近年来,当代诗歌逐渐从传统的视觉阅读转向听觉体验。诗人通过声音、节奏、语调等元素,创造出丰富的听觉效果,让诗歌不再是沉默的文字,而是可聆听的艺术。重点内容:这种转向不仅改变了诗歌的传播方式,也重新定义了诗歌的审美标准。 现代诗的听觉特征 1. 口语化表达:许多诗人采用日常口语,使诗歌更贴近生活,易于朗…

    2025年4月24日
    530
  • 含有“人”字的古诗词精选

    以下是一些含有“人”字的古诗词精选,这些诗句来自不同的诗人和词家,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情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死亡的看法,以及他为国家尽忠的决心和勇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处: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句描绘了四月时节,山下芳菲已尽,而山寺中的桃花却刚刚盛…

    2024年12月15日
    2010
  • 诗歌创作常用手法全解析:比喻、拟人如何运用?

    诗歌创作常用手法全解析:比喻、拟人如何运用? 一、比喻:构建意象的核心手法 比喻是通过相似性将本体与喻体关联的修辞手法,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能增强诗歌的视觉化与情感张力。 1. 明喻 直接使用“如”“似”等比喻词连接本体与喻体。案例:>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解析:将“愁绪”具象化为奔流的江水,突出愁绪的绵…

    2025年4月16日
    700
  • 带“嫣”字的诗句有哪些?

    带“嫣”字的诗句在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这些诗句或以“嫣”形容女子之美,或以“嫣”描绘花朵之艳。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带“嫣”字的诗句: 描绘女子之美的诗句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王洋《席上和郑顾道烛下海棠》:“争如锦帐照佳人,一笑嫣然春意足。” 王安石《杏花》:“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 描绘花朵之艳的诗句 楼钥《林和叔侍郎龟潭庄…

    2024年11月12日
    4350
  • 宋朝和明清的诗有哪些?古典诗歌的流变与传承

    宋朝和明清的诗有哪些?古典诗歌的流变与传承 一、宋代诗歌的典型形式与代表作品 宋代诗歌以宋词和宋诗并称,其中宋词成就尤为突出,而宋诗则以理趣和议论见长。 1. 宋词的代表流派与作品 – 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风格柔美含蓄。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李清照《声声慢·寻…

    2025年6月22日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