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壮诗句欣赏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悲壮之情被众多文人墨客所歌颂。以下是一些欣赏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壮诗句:

  1. “明月晓泪寒,长城何连连。哭我君夫子,筑城命归残。”

    • 这句诗描绘了孟姜女在明月下寻夫哭泪的凄凉场景,长城连绵不断,而她的丈夫却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丧命。诗句充满了哀伤与无奈,表现了孟姜女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对命运的控诉。
  2. “独我孟姜女,寻君尸不见。乃我命单薄,城墙忆牢坚。”

    • 诗句中,孟姜女孤独地寻找着丈夫的尸骨,却始终未能找到。她感叹自己命运单薄,而城墙却如此坚固。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孟姜女的无助与绝望。
  3. “姜女哭君亡,城墙倒一片。天意孤身冷,长城流世芳。”

    • 孟姜女的哭声感天动地,城墙为之崩塌。然而,她却依然孤身一人,面对着寒冷的天意。尽管如此,她的故事却流传千古,成为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4. “哭天昏地暗,墙崩地裂,望夫石出,怒浪涛翻。”(出自《沁园春·孟姜女哭长城》)

    • 这句诗描绘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壮观场景,她哭得天昏地暗,城墙为之崩塌,怒浪涛翻。而“望夫石”的意象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孟姜女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等待。
  5. “入水沉棺,孟姜殉海。一曲悲歌天地间。”(同样出自《沁园春·孟姜女哭长城》)

    • 在孟姜女得知丈夫的死讯后,她选择了殉情,投海而死。这句诗描绘了孟姜女悲壮的结局,她的悲歌回荡在天地间,让人感受到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命运的抗争。

这些诗句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准确地表达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悲壮之情。它们跨越时空,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传颂的经典之作。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孟姜女的故事和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8:50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8:53

相关推荐

  • 卢西的诗有哪些?揭开唐代冷门诗人的创作面纱

    卢照邻的诗有哪些?揭开唐代冷门诗人的创作面纱 一、卢照邻:被忽视的唐代诗人 卢照邻(约634—约686),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初期重要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尽管其文学成就斐然,但因生平坎坷、作品散佚,成为唐代诗坛的“冷门明珠”。 重点内容:卢照邻的诗以雄浑悲慨见长,兼具六朝余韵与盛唐气象,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与五言律诗。 — …

    2025年6月1日
    880
  • 九曲黄河万里沙,如何形容黄河的壮阔?

    “九曲黄河万里沙”这句诗本身就已经非常生动地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若要进一步形容黄河的壮阔,可以围绕其蜿蜒曲折、浩渺无垠、沙石滚滚等特点进行展开。以下是一段形容黄河壮阔的文字: 黄河,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夏大地上,九曲十八弯,绵延万里,气势磅礴。那滔滔的河水,携带着万里的黄沙,奔腾不息,仿佛是天地间最雄浑的乐章。河面宽阔,波涛汹涌,浪花飞溅,展现出一种无与伦比…

    2025年1月9日
    1930
  • 白居易的首诗有哪些?通俗诗风与民生关怀

    白居易的首诗有哪些?通俗诗风与民生关怀 一、白居易的早期诗歌创作 白居易(772-846)作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歌创作生涯始于青少年时期。据《与元九书》自述,他“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现存最早作品为16岁时创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重点案例:《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25年5月30日
    1010
  • 有哪些诗前小序?从《琵琶行》到现代诗,序言的叙事与抒情功能

    诗前小序的叙事与抒情功能:从《琵琶行》到现代诗 一、诗前小序的定义与起源 诗前小序是诗人置于诗作前的简短文字,用于交代创作背景、动机或补充叙事。其起源可追溯至先秦《诗经》的“毛诗序”,但成熟于汉魏六朝,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前的序文。唐代以降,小序逐渐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辅助形式。 二、古典诗歌中的小序功能 1. 叙事补充:以《琵琶行》为例 白居易《琵琶行》的小…

    2025年5月11日
    930
  • 明月照沟渠是哪首诗?

    明月照沟渠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明月照沟渠”并非独立成诗,而是出自元代戏曲家高明的《琵琶记》第三十三出《寺中遗像》中的名句。原文为:>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句诗以“明月”喻指高尚理想或真诚心意,而“沟渠”象征低贱或不被接纳的对象,表达了付出真心却未被理解或回应的无奈与愤懑。 2. 诗句的误传与混淆 由于该句意境深远,常…

    2025年6月28日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