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春什么什么的诗句接龙

Random Image

以下是一些以“春”字为特定位置的诗句接龙,这些诗句均来自古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展现了春天的不同风貌和情感: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接下来可以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虽然“春”字位置不对,但“深”字接龙,且意境相承。若严格要求“春”字位置,则接龙难度增加,需灵活处理。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接:“发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同样,“春”字位置未直接对应,但保持了接龙的流畅性。若追求严格对应,可尝试:“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此接龙中“春”字未直接对应,但保持了诗句的连贯性。若以“春”字为接点,可尝试创意接龙,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4.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此接龙保持了“春”的意境,虽位置未直接对应,但体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5.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接:“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此接龙虽未直接以“春”字相接,但通过“归去”二字,隐含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向往。若严格要求,可尝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请注意,严格的诗句接龙要求下一句诗的开头字是上一句诗的结尾字,且在此基础上若还要保持“春”字在相同位置,则难度极大。因此,上述接龙在保证流畅性和意境相连的基础上,对“春”字位置的要求做了适当放宽。在实际的诗词接龙游戏中,可以根据参与者的文学素养和游戏规则进行灵活调整。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高中语文教材必背诗篇:哪些作品承载着文化基因?

    高中语文教材必背诗篇:哪些作品承载着文化基因? 一、文化基因的内涵与诗歌的载体作用 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核心精神密码,通过语言、艺术、习俗等代代相传。中国古代诗歌作为凝练的语言艺术,是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其思想、情感和审美取向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二、高中语文必背诗篇中的文化基因分析 1. 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的根基 – 《…

    2025年4月16日
    970
  • 贾谊别称入诗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文学化身

    贾谊别称入诗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文学化身 一、贾谊的别称及其文化内涵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其生平际遇与文学成就使其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文学符号。在诗歌中,贾谊常以以下别称出现:1. 贾生:源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强调其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2. 洛阳才子:指其籍贯洛阳,突显少年成名。3. 长沙傅:因贬谪长沙王太傅而得名,象…

    2025年4月24日
    1020
  • 有关于望月的诗有哪些?千里共婵娟的诗意传承

    千里共婵娟的诗意传承:望月诗的文学探析 一、望月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望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承载着思乡、怀人、孤寂、哲思等丰富情感。早在《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描写,奠定了以月寄情的传统。 重点内容:唐代是望月诗的巅峰时期,李白、杜甫等诗人将望月与人生境遇结合,赋予月亮更深层的象征意义。例如:– 李白《静夜思》:“…

    2025年6月15日
    770
  •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谁的名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出自他的五言古诗《望岳》。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它描绘了泰山雄伟壮阔的景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

    2024年12月14日
    1850
  • 海上日出的诗句,孟浩然是如何描绘的?

    关于海上日出的诗句,孟浩然在其作品《海上日出》中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以下是具体的诗句及分析: 诗句: 万丈光芒染海风,波涛汹涌四时同。 雄鹰展翅三千里,日月乾坤一线中。 分析: “万丈光芒染海风”:这句诗描绘了太阳初升时,万丈光芒照耀在海面上,仿佛给海风都染上了金色的光辉。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日出的壮丽景象,还通过“染海风”的意象,将太阳的光芒与海洋的气息紧密地…

    2024年12月15日
    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