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钱塘江的古诗词,感受江潮之美

Random Image

钱塘江,以其壮观的潮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以下是一些描绘钱塘江及江潮之美的古诗词,让我们一同感受那份震撼与美丽:

  1.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唐·孟浩然

    • 诗句:“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 感受:此诗描绘了观潮前的期待与观潮时的震撼。江潮如雷,威震百里,人们停下手中的琴,纷纷前往江边等待潮水的来临。当惊涛如雪般卷来时,让人感到胆战心寒,展现了钱塘江潮的壮观与动人心魄。
  2. 《浪淘沙》·唐·刘禹锡

    • 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感受: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江八月潮的汹涌澎湃。潮声如吼,浪头高达数丈,撞击着两岸的山崖,又迅速退回海门,卷起千堆万堆如雪般的浪花,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3. 《钱塘江潮》·唐·罗隐

    • 诗句:“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 感受:罗隐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的汹涌与壮阔。潮水如怒涛般汹涌而来,仿佛要将江岸的地面掀起。它往来有信,但又反复无常,让人不禁好奇这潮水的涨落究竟由谁主宰。
  4. 《观浙江涛》·唐·徐凝

    • 诗句:“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 感受:徐凝在诗中描绘了浙江潮的磅礴气势,那惊涛不分日夜在汹涌翻转,让人看不够。这表达了人们对钱塘江潮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其奇景的无限向往。
  5. 《十七日观潮》·宋·陈师道

    • 诗句:“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 感受:陈师道以“白虹”喻指潮水,形象地描绘了潮水在沙滩上如白虹般奔腾而来的壮观景象。同时,他还通过“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的诗句,展现了潮水在晴朗的天空和夕阳的映照下,更加显得汹涌澎湃、气势恢宏。
  6. 《钱塘观潮》·清·施闰章

    • 诗句:“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 感受:施闰章在诗中描绘了雨中观潮的奇景。海色在雨中渐渐展开,潮水如怒涛般飞向江岸的观潮台。那潮水的声音有如千骑马儿奔腾而来,又有着卷起万山的恢宏气魄。两岸的悬崖峭壁在潮头的冲击下仿佛要倾覆,而那弄潮的人儿却敢在一叶轻舟里随着浪花飘飘荡荡、起起落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壮美和谐。

这些古诗词不仅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还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通过品读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钱塘江潮之美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亲民的古诗有哪些诗?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学的对话

    亲民的古诗有哪些诗?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学的对话 一、引言: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学的交汇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古诗既是精英文化的象征,也曾通过口耳相传、民间改编等方式融入大众生活。亲民的古诗指那些语言通俗、情感真挚、易于传播的作品,它们跨越阶层界限,成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学对话的典型案例。 二、亲民古诗的特征 1. 语言通俗易懂:避免生僻字与复杂典故,如白居易的“老妪能…

    2025年6月22日
    190
  • 登高节诗文化解读:重阳节的诗词传统

    登高节诗文化解读:重阳节的诗词传统 一、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诗词渊源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日期为农历九月初九。其文化核心包含避灾祈福、敬老孝亲、登高赏菊等习俗。自魏晋南北朝起,重阳节便与诗词创作紧密结合,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 重点内容:重阳节的“九”为阳数之极,双九相重,故称“重阳”,寓意长久吉祥。这一文化符号在诗词中常被赋予生…

    2025年4月20日
    630
  • 季节现代的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笔下的四季轮回

    季节现代的诗有哪些?当代诗人笔下的四季轮回 现代诗歌中的四季主题 季节作为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在现代诗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当代诗人通过个人化视角和现代语言,重新诠释四季的轮回,赋予其新的情感与哲思。 — 春:希望与复苏的隐喻 春天在现代诗中常象征新生与希望,但也被赋予更复杂的意涵。–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

    2025年4月27日
    630
  • 活泼诗风有哪些?儿童诗与现代口语诗的创作实践

    活泼诗风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儿童诗与现代口语诗的对话 一、活泼诗风的核心特征 活泼诗风以语言灵动、意象鲜明、节奏轻快为标志,强调与读者(尤其是儿童或大众)的情感共鸣。其核心特征包括:1. 游戏性语言:通过拟声词、叠字、谐音等手法增强趣味性,如儿童诗《小蝌蚪》:“蝌蚪蝌蚪扭扭腰,一扭扭到水草梢”。2. 生活化意象:选取日常场景或童趣事物,如现代口语诗《早餐》…

    2025年5月4日
    590
  • 中秋诗词大全:赏月思乡主题经典作品

    中秋诗词大全:赏月思乡主题经典作品 一、中秋诗词的文化背景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便有赏月、思乡、团圆的习俗。文人墨客常借明月抒怀,留下了大量经典作品。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中秋的独特韵味,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重点内容:中秋诗词的核心主题是“月”与“乡愁”,通过意象组合(如明月、桂花、孤雁等)传递情感。 — 二、经典中秋诗词赏析 1. 苏…

    2025年4月18日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