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而后立的诗句,哪些能给你力量?

Random Image

“破而后立”是一个富含哲理的成语,意指打破旧有的才能建立新的,通过此过程获得新生。以下是一些能够给人力量的“破而后立”的诗句:

  1. 项羽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不生则死。”

    •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 力量体现:这句话展现了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的决绝与勇气,不留后路,只有向前走,不能回头。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勇往直前,敢于打破旧有的束缚和限制,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2. 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力量体现:这首诗通过描绘扎根于峭壁之上的翠竹,展现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破岩中扎根,经历千磨万击仍然坚劲挺立,这种精神能够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坚守信念,勇于面对挑战,不断突破自我。
  3.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力量体现:虽然这句诗并未直接提及“破而后立”,但其蕴含的哲理却与之相通。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必须站得更高。这鼓励人们不断攀登,勇于突破现有的高度和限制,寻求更高的目标和境界。
  4. 李白《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力量体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即使前路艰难,也要相信总有一天会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信心,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5. 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力量体现:这首诗通过描绘石灰石历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仍能保持清白的品质,展现了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强和勇敢,为了更高的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这些诗句都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破而后立”的哲理,能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勇往直前、不断突破自我,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它们所蕴含的力量和智慧,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4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4日

相关推荐

  • 描写传统节日诗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节日氛围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有哪些?在诗词中感受节日氛围 一、传统节日与诗词的紧密联系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诗词作为文化的载体,生动记录了节日的习俗、情感与氛围。从春节的喜庆到中秋的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节日的情感和场景跃然纸上。 二、主要传统节日及其代表诗词 1.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诗词中常描写爆竹声声、阖家团圆的场景。&#82…

    2025年6月1日
    660
  • 聪明误一生这是苏轼的哪首诗?

    聪明误一生:苏轼诗作的哲学反思 一、苏轼原诗溯源 “聪明误一生”并非苏轼原句,而是后人对其诗作《洗儿》中名句的化用与误传。苏轼原诗全文如下: >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首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时年苏轼48岁,正值”乌台诗案&#8221…

    2025年6月26日
    740
  • 家乡宜宾的诗有哪些古诗?巴蜀风土的诗意呈现

    家乡宜宾的诗有哪些古诗?巴蜀风土的诗意呈现 一、宜宾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宜宾,古称“僰道”或“戎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是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交汇之地,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 二、古代诗人笔下的宜宾 1. 杜甫《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重点内容:杜甫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途经戎州(今宜…

    2025年6月15日
    630
  • 报国诗有哪些经典古诗?热血丹心的家国书写

    报国诗有哪些经典古诗?热血丹心的家国书写 报国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题材,体现了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担当。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深沉悲壮,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以下是一些经典报国诗及其分析。 一、经典报国诗赏析 1. 《从军行》——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诗描绘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穿金甲”象征战争的残酷,而“不破楼兰终不还…

    2025年4月22日
    1410
  • 一般有哪些诗体类型?从古体诗到自由诗的创作指南

    诗体类型与创作指南:从古体诗到自由诗 一、诗体类型概述 诗歌按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现代诗和自由诗等。不同诗体在格律、句式、押韵等方面各有特点。 1. 古体诗 古体诗指唐代以前形成的诗歌形式,不严格遵循格律,句式灵活,押韵自由。– 代表作: 《诗经·关雎》(四言)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822…

    2025年5月8日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