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两隔的凄美诗句有哪些?

Random Image

天人两隔的凄美诗句在古典文学中屡见不鲜,这些诗句以其深情的表达和哀婉的意境,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天人两隔凄美诗句:

  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生死相隔十年,他依然无法忘怀。孤坟千里之外,无处诉说心中的凄凉,展现了天人两隔的无尽哀痛。
  2.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白居易《长恨歌》)

    •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通过这句诗描绘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深思念。生死别离多年,唐玄宗连在梦中都无法与杨贵妃相见,表达了天人两隔的无奈与哀怨。
  3.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归有光《项脊轩志》)

    • 归有光在这篇散文中通过描绘庭中枇杷树的成长,寄托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而妻子却已天人两隔,令人感慨万千。
  4.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 白居易在梦中与友人元稹相会,醒来后写下这首诗。诗中表达了元稹已逝、自己仍在人间的无奈与哀愁。元稹埋于泉下,骨肉渐消,而白居易却已白发苍苍,展现了天人两隔的悲凉与沧桑。
  5. “今夜扁舟来诀汝,死生从此各西东”(王安石《别鄞女》)

    •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亡女的深切悼念。他乘着夜色驾着小舟来到女儿的墓前告别,从此死生相隔,各奔西东。诗句中流露出深深的父爱和对天人两隔的无奈。
  6.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陆游《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 陆游在梦中重游故地,却已物是人非。城南的小路上梅花依然盛开,但当年在此相逢的故人却已天人两隔。诗句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天人两隔的哀愁。
  7.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 贺铸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他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回想起妻子曾为他深夜挑灯缝补衣衫的情景。如今天人两隔,再也无人关心他的冷暖,令人倍感凄凉。

这些诗句以其深情的表达和哀婉的意境,展现了天人两隔的凄美与哀痛。它们不仅触动了古代文人的心弦,也跨越时空界限,让现代读者感受到了那份深沉的哀愁与怀念。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5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5日

相关推荐

  • 共赴巫山行雨时是哪首诗?

    共赴巫山行雨时:诗歌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重点内容标红:诗句出处 “共赴巫山行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李商隐无题诗系列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全诗如下: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

    2025年6月24日
    150
  •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哪首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诗创作于公元1084年,苏轼游历庐山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庐山的多变形态,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哲理…

    2025年7月1日
    200
  • 对于诗的理解有哪些维度?从语言到灵魂的解码之旅

    对于诗的理解有哪些维度?从语言到灵魂的解码之旅 一、语言的维度:诗歌的基石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理解始于对文字本身的剖析。这一维度包括:1. 词汇选择:诗人通过精准的词汇传递情感。例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与“惊”强化了战乱中的悲怆。2. 句式与节奏:分行、断句和韵律构成诗歌的呼吸。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轻盈节奏,与“轻轻的我走了…

    2025年5月29日
    460
  • 春雨贵如油是哪首诗里面的诗句?

    春雨贵如油:诗句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一、诗句出处考证 “春雨贵如油”这句脍炙人口的谚语式诗句,实际上出自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解缙的《春雨》一诗。全诗内容为: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调,通过一个生活场景,既道出了春雨的珍贵,又展现了作者的豁达性格。 二、诗句背…

    2025年6月28日
    220
  • 中华诗城有哪些诗词遗产?奉节白帝城的诗歌地理与文化记忆

    中华诗城有哪些诗词遗产?奉节白帝城的诗歌地理与文化记忆 一、奉节:长江三峡的“中华诗城” 奉节古称夔州,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因“控带二川,限隔五溪”的险要地势,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必经之地。2021年,奉节被授予“中华诗城”称号,其诗词遗产数量庞大、质量极高,仅《全唐诗》中就有1/10的作品与夔州相关,杜甫、李白、刘禹锡等大家均在此留下传世名篇。 重点内容:奉节…

    2025年5月8日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