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跂而望矣,何以形容期盼之情?

Random Image

“吾尝跂而望矣”这句古文,原意是“我曾经踮起脚远望”,本身就已经蕴含了一种期盼和期待的情感。若要进一步形容这种期盼之情,可以结合这句话的意境,用一些更加生动、形象的词汇或短语来拓展描述。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形容期盼之情的表述:

  1. 殷切期盼
    • “吾尝跂而望矣,心中殷切期盼着那远方的消息。”
    • 这里用“殷切”来修饰“期盼”,表达了内心深处强烈的期待和渴望。
  2. 满目憧憬
    • “吾尝跂而望矣,满目皆是对未来的憧憬。”
    • “满目”表示眼前所见皆是,与“憧憬”结合,描绘了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画面。
  3. 心驰神往
    • “吾尝跂而望矣,心驰神往于那未知的远方。”
    • “心驰神往”表示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非常向往、期盼。
  4. 翘首以盼
    • “吾尝跂而望矣,翘首以盼那期盼已久的时刻。”
    • “翘首”即抬起头盼望,与“以盼”结合,表达了急切地等待和期盼的心情。
  5. 望眼欲穿
    • “吾尝跂而望矣,望眼欲穿只盼那归来的身影。”
    •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眼睛都要望穿了,表达了极度的期盼和等待。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吾尝跂而望矣”这句古文的意境,我们可以用“殷切期盼”、“满目憧憬”、“心驰神往”、“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等词汇或短语来进一步形容期盼之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0)
上一篇 2025年1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2日

相关推荐

  • 乐府诗有哪些了解?从《孔雀东南飞》看汉代民歌的魅力

    乐府诗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乐府诗的起源与发展 乐府诗起源于汉代官方音乐机构“乐府”,主要负责采集民间歌谣、配制乐曲。其作品分为两类:1. 文人创作:如《郊庙歌辞》等宫廷礼仪作品2. 民间歌谣:如《相和歌辞》《鼓吹曲辞》等,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重点内容:乐府诗的核心价值在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

    2025年5月11日
    550
  • 冬天写月亮的诗有哪些?寒冬月色在诗词中的清冷与温情

    寒冬月色:古诗词中的清冷意境与温情寄托 一、冬季月意象的双重美学 冬月在古典诗词中兼具清冷孤绝与温情慰藉的特质。一方面,冰雪覆盖的冬夜强化了月光的寒冽感;另一方面,月辉又成为诗人对抗严寒的精神烛火。如白居易《冬夜》中“独坐炉边觉夜迟,冰天月色冷屏帷”,以“冰天”“冷屏”凸显物理寒冷,而“炉边独坐”则暗藏对月抒怀的温情。 二、经典冬月诗词案例解析 1. 杜甫《…

    2025年6月11日
    290
  • 但爱鲈鱼美是哪一首诗?

    但爱鲈鱼美:出自哪一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但爱鲈鱼美”出自宋代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全诗如下: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通过对比食客对鲈鱼的喜爱与渔夫捕鱼的艰辛,揭露了社会底层劳动者的不易,体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民本思想。 二、重点内容解析 1. “但爱鲈鱼美”的象征意义 &#8211…

    2025年6月27日
    320
  •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诗?

    白鹭如诗:自然之美与人文意蕴的完美融合 1. 白鹭的形态之美:一首视觉的韵律诗 白鹭的形体结构堪称自然界的艺术杰作。其修长的脖颈、雪白的羽毛、轻盈的步履,无不体现“简约而不简单”的美学原则。– 案例:郭沫若在《白鹭》中写道:“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种精准的形态描写,恰如诗歌…

    2025年6月26日
    180
  • 播放诗经的诗有哪些篇章?《关雎》《蒹葭》外的经典咏唱

    《诗经》中可咏唱的经典篇章:超越《关雎》《蒹葭》的文学瑰宝 一、《诗经》的音乐性与咏唱传统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皆为配乐歌谣,按《风》《雅》《颂》分类。其中许多篇章至今仍被改编为现代音乐作品,如:– 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桃夭》《子衿》等篇目被谱曲传唱– 台湾作曲家钱南章曾为《伐檀》《硕鼠》创作交响合唱 二、《国…

    2025年5月8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