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跂而望矣,何以形容期盼之情?

“吾尝跂而望矣”这句古文,原意是“我曾经踮起脚远望”,本身就已经蕴含了一种期盼和期待的情感。若要进一步形容这种期盼之情,可以结合这句话的意境,用一些更加生动、形象的词汇或短语来拓展描述。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形容期盼之情的表述:

  1. 殷切期盼
    • “吾尝跂而望矣,心中殷切期盼着那远方的消息。”
    • 这里用“殷切”来修饰“期盼”,表达了内心深处强烈的期待和渴望。
  2. 满目憧憬
    • “吾尝跂而望矣,满目皆是对未来的憧憬。”
    • “满目”表示眼前所见皆是,与“憧憬”结合,描绘了心中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的画面。
  3. 心驰神往
    • “吾尝跂而望矣,心驰神往于那未知的远方。”
    • “心驰神往”表示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非常向往、期盼。
  4. 翘首以盼
    • “吾尝跂而望矣,翘首以盼那期盼已久的时刻。”
    • “翘首”即抬起头盼望,与“以盼”结合,表达了急切地等待和期盼的心情。
  5. 望眼欲穿
    • “吾尝跂而望矣,望眼欲穿只盼那归来的身影。”
    •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眼睛都要望穿了,表达了极度的期盼和等待。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吾尝跂而望矣”这句古文的意境,我们可以用“殷切期盼”、“满目憧憬”、“心驰神往”、“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等词汇或短语来进一步形容期盼之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0)
上一篇 2025年1月2日 下午9:30
下一篇 2025年1月2日 下午9:32

相关推荐

  •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多少诗词?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诗词创作探析 概述:诗词与小说的完美融合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诗词曲赋总数约200余首,这些作品不仅数量庞大,更与小说情节、人物命运形成有机整体。通过统计各版本发现:– 前八十回包含诗、词、曲、赋共170余首– 仅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就集中创作了12首咏海棠诗– 第二十…

    2025年11月18日
    250
  • 破帽遮颜过闹市出自于哪首诗?

    破帽遮颜过闹市出自于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破帽遮颜过闹市”出自鲁迅的七律诗《自嘲》,全诗为:>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创作于1932年10月,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与自我处境的写照。“破帽遮颜”象…

    2025年6月26日
    990
  • 花非花出自哪首诗?

    花非花出自哪首诗? 白居易的《花非花》 “花非花”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诗作《花非花》。这首诗以其朦胧的意境和深刻的哲思,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 诗歌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歌解析 1. 意象特点 – “花非花,雾非雾&#…

    2025年6月27日
    880
  • 女诗人的爱国诗有哪些?性别视角下的家国叙事

    女诗人的爱国诗有哪些?性别视角下的家国叙事 一、引言:女性诗歌与爱国主题的交织 在传统文学史中,爱国诗常被视为男性作家的领域,但女性诗人同样以独特视角参与了家国叙事。她们的作品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忧思,还融入了性别经验,形成了更具层次的情感表达。 二、女诗人爱国诗的代表案例 1. 古代女诗人的家国情怀 – 李清照(宋代): – 《…

    2025年6月22日
    1040
  • 发如雪出自哪首诗?

    发如雪出自哪首诗? 1. 诗歌出处解析 “发如雪”并非直接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流行音乐作品中的经典意象。它最广为人知的来源是周杰伦2005年专辑《十一月的萧邦》中的同名歌曲《发如雪》,由方文山作词,歌词化用了多个古典诗词意象。 2. 古典文学中的相似意象 虽然”发如雪”不是直接引用,但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以&…

    2025年6月27日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