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半月的诗有哪些?

Random Image

描写半月的诗有很多,这些诗句以不同的角度和情感描绘了半月的美丽与哀愁。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写半月的诗:

  1. 唐·白居易《暮江吟》

    •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赏析:诗中通过“月似弓”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九月初三夜半月的形态,同时与“露似珍珠”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景。
  2. 唐·李白《古朗月行》

    • 诗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赏析:虽然这句诗主要描述的是月食的景象,但“大明夜已残”也暗示了月亮由圆变缺的过程,可以引申为对半月形态的描绘。
  3. 唐·杜甫《客夜》

    • 诗句:“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 赏析:诗中通过“残月影”的描绘,展现了夜晚月光的柔和与宁静,同时与远江的涛声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
  4.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 诗句:“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赏析:诗中“凉月如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半月的形态,同时与柳湾、越中山色等景物相融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5. 唐·牛希济《生查子》

    • 诗句:“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 赏析:诗中通过“新月曲如眉”的描绘,直接点明了半月的形态,并借此抒发了相思之情。
  6.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 诗句:“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 赏析:诗中通过“卧看残月”的动作,展现了病中人的孤寂与无奈,同时残月的形象也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7. 唐·薛涛《月》

    • 诗句:“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 赏析:诗中通过“魄依钩样小”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半月的形态,并借此抒发了对人间离合的感慨。

除了以上这些诗句外,还有许多其他描写半月的诗,如唐·温庭钧《更漏子》中的“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宋·苏轼《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中的“中秋冷坐无因醉,半月长斋未肯辞”等。这些诗句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半月的美丽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

  • 古代折柳诗考据:从送别习俗到诗意传统

    古代折柳诗考据:从送别习俗到诗意传统 一、折柳送别的起源与民俗背景 折柳送别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送别习俗,最早可追溯至汉代。《三辅黄图》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柳”谐音“留”,寄托了挽留之情;同时柳树生命力顽强,寓意远行者能适应新环境。 重点内容:唐代是折柳诗的高峰期,《全唐诗》中涉及“折柳”的诗作超过200首,可见其文化影…

    4天前
    150
  • 茶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茶文化

    茶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茶文化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常以茶入诗,借茶抒怀。茶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体现,更是茶道精神和文人雅趣的载体。以下将从茶诗的分类、代表作品及茶文化的内涵展开探讨。 一、茶诗的分类 茶诗按主题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咏茶诗:直接描写茶的形态、香气、滋味,如卢仝的《七碗茶》。2. 茶事诗:记录采茶、制茶、饮茶的过程,如陆羽的《…

    2025年4月13日
    250
  • 以“观”为名的古诗有哪些佳作?

    以“观”为名的古诗佳作颇丰,这些诗作或以“观”字入题,描绘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或以“观”字为名,蕴含深邃哲理,展现诗人独特的视角与情怀。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以“观”为名的古诗佳作: 1. 《观沧海》 – 曹操 简介:此诗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选自其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名句…

    2024年10月4日
    1360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诗句有哪些?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句常用的俗语,意指对别人的事情漠不关心,不插手、不干涉。虽然这句俗语本身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具体的诗句,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确实存在一些与这一思想相近的诗句。以下是一些可以表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意境的诗句: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出自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拜坛》。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只顾自己,不关心他人的态度,与“事不关…

    2024年12月21日
    1000
  • 数的清词有哪些经典之作?

    在清词中,运用数字来增添诗意、表达情感的作品不在少数。这些数字或用来描绘景物,或用来抒发情感,或用来构建意境,使得清词在表达上更加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含有数字的清词作品: 1. 《山村咏怀》宋·邵雍 原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赏析:这首诗将一到十的数字巧妙地融入对景物的描绘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村风景画,展现了诗人对…

    2024年10月2日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