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半月的诗有哪些?

Random Image

描写半月的诗有很多,这些诗句以不同的角度和情感描绘了半月的美丽与哀愁。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写半月的诗:

  1. 唐·白居易《暮江吟》

    •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赏析:诗中通过“月似弓”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九月初三夜半月的形态,同时与“露似珍珠”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景。
  2. 唐·李白《古朗月行》

    • 诗句:“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赏析:虽然这句诗主要描述的是月食的景象,但“大明夜已残”也暗示了月亮由圆变缺的过程,可以引申为对半月形态的描绘。
  3. 唐·杜甫《客夜》

    • 诗句:“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 赏析:诗中通过“残月影”的描绘,展现了夜晚月光的柔和与宁静,同时与远江的涛声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
  4.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 诗句:“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赏析:诗中“凉月如眉”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半月的形态,同时与柳湾、越中山色等景物相融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5. 唐·牛希济《生查子》

    • 诗句:“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 赏析:诗中通过“新月曲如眉”的描绘,直接点明了半月的形态,并借此抒发了相思之情。
  6.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 诗句:“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 赏析:诗中通过“卧看残月”的动作,展现了病中人的孤寂与无奈,同时残月的形象也增添了诗中的凄凉氛围。
  7. 唐·薛涛《月》

    • 诗句:“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 赏析:诗中通过“魄依钩样小”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半月的形态,并借此抒发了对人间离合的感慨。

除了以上这些诗句外,还有许多其他描写半月的诗,如唐·温庭钧《更漏子》中的“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宋·苏轼《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中的“中秋冷坐无因醉,半月长斋未肯辞”等。这些诗句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半月的美丽与哀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0)
上一篇 2024年11月2日
下一篇 2024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

  • 王维诗里有哪些名句?“诗中有画”的禅意与山水美学

    王维诗中的名句与“诗中有画”的禅意山水美学 一、王维诗歌中的经典名句 王维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其诗句以意境空灵、禅意深远著称。以下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 美学特点: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塞外壮阔景象,体现“诗如画”的空间感。2.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 禅意…

    2025年5月11日
    880
  • 形容花的名称词有哪些

    形容花的名称词非常丰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它们涵盖了不同的花卉种类和特点: 玫瑰:象征着爱情和美丽,有多种颜色和品种。 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色彩艳丽,花型华贵。 菊花:秋季的代表花卉,寓意高洁和坚韧。 荷花:生于水中,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纯洁和高雅。 兰花:香气清幽,形态优雅,常被视为高洁和脱俗的象征。 梅花:在严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和纯洁无瑕。…

    2024年9月22日
    2040
  • 山川诗作赏析:哪些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山川诗作赏析:哪些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一、引言:自然风光在诗歌中的永恒魅力 自古以来,山川自然便是诗人笔下永恒的题材。壮丽的山河、奔腾的江河、静谧的湖泊,不仅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更成为寄托情感与哲思的载体。本文将通过经典案例,赏析那些描绘自然风光的传世诗作。 — 二、唐诗中的山川壮景 1. 李白《望庐山瀑布》 重点内容:> &#82…

    2025年6月10日
    740
  • 郁溪的作品有哪些诗?现代诗人郁溪的创作风格与代表作

    现代诗人郁溪的创作风格与代表作分析 一、郁溪简介 郁溪(本名郁葱),中国当代著名诗人,1956年生于河北石家庄。郁溪的诗歌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作品以深邃的哲思、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是中国当代诗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二、郁溪的主要诗歌作品 郁溪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以下为其部分重要作品: 1. 《尘世》(代表诗集)2. 《生存者的背影》3. 《…

    2025年6月24日
    760
  • 桧风诗歌有哪些?周颂遗韵中的古乐遗珠

    桧风诗歌有哪些?周颂遗韵中的古乐遗珠 一、桧风诗歌的界定与背景 桧风是《诗经·国风》中的一部分,现存仅4首(《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为周代桧国(今河南新郑一带)的民间歌谣。桧国于春秋初期被郑国所灭,其诗歌因此成为研究西周至春秋过渡期文化的重要材料。 重点内容:桧风诗歌以哀婉深沉的基调著称,多反映乱世中百姓的忧思,与《郑风》《卫风》的明快风格形…

    2025年4月24日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