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社

  • 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出自哪一首诗? “两袖清风”的出处 “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源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入京》诗。全诗如下: >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诗中,于谦以“清风两袖”表明自己为官清廉,不搜刮民财,进京时只带两袖清风,避免百姓非议。 成语的含义与演变 – 原意:形容为官者廉洁自律,不贪财物。…

    3天前
    60
  • 戴叔伦最出名5首诗?

    戴叔伦最出名的5首诗及其艺术特色 一、戴叔伦诗歌创作概述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唐代著名诗人,与韦应物并称”韦戴”。其诗以五言见长,风格清丽深婉,尤擅写景抒情。作为大历诗派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既继承盛唐气象,又开启中唐新风,《全唐诗》收录其诗二卷共297首。 二、最具代表性的5首名作 1. 《兰溪棹歌》 重点内容:&#822…

    3天前
    60
  • 儿童急走追黄蝶是哪首诗?

    儿童急走追黄蝶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及作者 “儿童急走追黄蝶”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如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诗歌解析 1.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杨万里途经浙江德清新市镇时所作,描绘了春日乡村的童趣景象,体现其“诚斋体”自然活泼的风格。2. 重点意象 – “黄…

    3天前
    80
  • 花开半夏出自哪首诗?

    花开半夏出自哪首诗? “花开半夏”的出处 “花开半夏”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古典诗词,而是现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组合。其灵感可能来源于古诗词中对“半夏”和“花开”的分别描写,经过现代语言重组后形成。 相关古诗词考据 1. “半夏”的古典意象 – 唐代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8211…

    3天前
    70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首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处与赏析 # 一、诗句出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这首诗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创作于其归隐田园时期(约公元417年)。 完整诗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

    3天前
    60
  • 半亩方塘是哪首诗?

    半亩方塘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半亩方塘出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七言绝句《观书有感·其一》。全诗如下: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以池塘为喻,探讨治学与人生的哲理,强调“源头活水”(持续学习与更新)的重要性,是朱熹哲理诗的代表作。 二、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意象分析 –…

    3天前
    80
  • 北国风光是哪首诗?

    北国风光是哪首诗? 1. 诗歌背景与作者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创作的一首词,其中开篇名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广为流传。这首词创作于红军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在陕北视察时,被壮丽的雪景所震撼,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作品。 2.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2.1 核心诗句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北方雪景,…

    3天前
    50
  • 梅花是哪首诗?

    梅花是哪首诗? 1. 梅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代表性作品 梅花作为“四君子”之一,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重要地位。最著名的咏梅诗当属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全文: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首诗通过“凌寒独自开”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而“暗香”则体现了其含蓄高洁的精神内核。 2. 其他经典咏梅诗案例 除了…

    3天前
    60
  • 千秋岁出自哪首诗?

    《千秋岁》的词牌起源与经典作品分析 一、词牌溯源:千秋岁的文学出处 《千秋岁》作为著名词牌名,最早见于北宋文人的创作。其名称来源与唐代”法曲”《千秋乐》存在直接关联——据宋代王灼《碧鸡漫志》记载,该曲原为唐玄宗诞辰(”千秋节”)的宫廷贺寿乐曲,后经文人改编为长短句词牌。 核心证据:1. 《钦定词谱》明确记载:&…

    3天前
    60
  • 花非花雾非雾是哪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花非花,雾非雾”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非花》。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的作品,以其朦胧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闻名,被归类为“感伤诗”。 > 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2.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 意象朦胧:诗中用“花…

    3天前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