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含有“雁”字的古诗词

Random Image

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背诵的含有“雁”字的古诗词有多首,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 《使至塞上》·王维

    • 诗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简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 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简析: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大雁是候鸟,每逢秋季,北方的雁即飞向南方避寒。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这里的“衡阳雁”也是“南归雁”。诗人是北宋人,这里说“衡阳雁去”,是从塞北高原这个典型环境引起这种形象化的联想的。这两句是倒装句,将“衡阳雁”提前,突出了大雁南飞,点明时节,同时有渲染边塞荒凉之作用意。
  3.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 诗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简析:天上飞过的大雁,正是伤心时,却发现原来是旧时相识的雁儿。雁儿北来南去,词人也是北人南迁,这“旧时相识”的雁儿,不正是词人自己的影子吗?“雁过也”三字,写天上飞鸿,极写天空之阔大雁之少,孤雁之失群,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凄凉。
  4.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 诗句: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 简析:上句用典,化用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和鲍照“长风吹黄叶,白日动寒烟”。长风至而秋雁来,点明时令,而诗人的心境却与落木萧萧的秋景大相径庭,“对此可以酣高楼”一句是点题之笔,写出了诗人豪迈的抱负。此句不仅写出了季节,而且写出了气势。
  5.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 诗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简析: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除了以上几首,还有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中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等,都是初中必背的含有“雁”字的古诗词。这些诗句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丰富,值得学生反复诵读和品味。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 威尼斯的诗句里有哪些浪漫元素?

    威尼斯,这座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明珠”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水城风貌和浪漫情怀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描绘威尼斯的诗句中,浪漫元素俯拾皆是,以下是一些充满浪漫情调的诗句及其解析: 碧波荡漾的水巷与运河 诗句示例:“蜿蜒水巷无眠夜,小艇波漾难停。”(出自网络文章) 解析:威尼斯由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组成,117条水道纵横交叉,穿插着200条运河。诗句中的“…

    2024年12月30日
    2170
  • 夏天诗歌中的美食意象:荔枝杨梅如何入诗?

    夏天诗歌中的美食意象:荔枝杨梅如何入诗? 一、夏日水果的诗歌意象传统 中国古典诗歌中,夏日水果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时令风物的记录,也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荔枝、杨梅等水果因鲜明的季节性和独特的地域性,成为诗人描绘盛夏、寄托情思的重要意象。 重点内容: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荔枝为媒介,暗讽唐玄宗为杨贵妃劳民…

    2025年4月17日
    1140
  • 关机李白的诗有哪些?数字时代对古典诗词的另类解读

    关机李白的诗有哪些?数字时代对古典诗词的另类解读 一、关机李白:一个网络时代的文化符号 “关机李白”是近年来网络流行的戏谑说法,指当代人在数字生活中对古典诗词的碎片化消费。这一概念折射出技术解构经典的现象——李白诗歌被截取、改编甚至误读,成为社交媒体中的”梗”或短视频素材。例如:– 《静夜思》被配上…

    2025年5月8日
    820
  • 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诗句,有哪些激励人心?

    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诗句中,确实有不少能够激励人心的佳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自信和追求梦想的精神: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诗句描绘了年轻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形象,激励着年轻人要珍惜青春年华,挥洒自己的才华和激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处:杜甫《闻…

    2024年12月15日
    1500
  • 王安石的诗里有哪些词?解析荆公词作中的政治隐喻与人生哲思

    王安石的诗里有哪些词?解析荆公词作中的政治隐喻与人生哲思 一、王安石词作的语言特色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词作以精炼冷峻的语言风格著称,常用自然意象(如“山”“水”“月”)和政治术语(如“变法”“天下”)构建独特的艺术世界。 重点内容:– 冷峻理性:王安石词中少见婉约派的柔美,多显理性思考,如《桂…

    2025年6月4日
    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