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社
-
蓬蒿人是哪一首诗里面的?
蓬蒿人的出处及文学解析 # 蓬蒿人的来源 蓬蒿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该诗是李白在天宝元年(742年)接到唐玄宗征召入京时所作,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 原诗全文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
-
黄四娘家花满蹊是哪首诗?
黄四娘家花满蹊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黄四娘家花满蹊”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第六首。该组诗创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间(公元760年前后),描绘了成都浣花溪畔的春日风光,展现了诗人暂得安宁的闲适心境。 2. 全诗内容与解析 原诗: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点…
-
道是无情却有情出自哪首诗?
道是无情却有情:出处与文学意蕴解析 一、诗句原始出处考据 “道是无情却有情”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该诗创作于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期间(公元822-824年),是巴渝民歌的文人化创作典范。 原诗全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 …
-
黄鹤一去不复返是哪首诗?
黄鹤一去不复返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黄鹤一去不复返”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被誉为唐代七律的巅峰之作,甚至让李白为之搁笔,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典故。 1.1 《黄鹤楼》全诗内容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
灯如红豆最相思出自哪首诗?
灯如红豆最相思:诗句溯源与文学意象分析 诗句出处考证 “灯如红豆最相思”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当代著名作家王鼎钧在其散文《红纱灯》中创造的句子。这一发现澄清了长期以来网络上的误传——该句常被错误地归入古典诗词范畴。 常见误传案例 1. 误认为李商隐作品:因意象与”红豆生南国”相似2. 误作纳兰性德词:因情感基调…
-
乱云飞渡仍从容是哪首诗?
乱云飞渡仍从容:诗句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 “乱云飞渡仍从容”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全诗如下: >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重点解析 1. 创作背景:1961年10月,毛泽东观看绍剧…
-
留连戏蝶时时舞出于哪一首诗?
留连戏蝶时时舞出自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 “留连戏蝶时时舞”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定居成都草堂时所作,描绘了春日江畔繁花似锦、蝶舞莺啼的生机景象。 全诗内容 >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重点解析 1. “留连戏蝶时时舞”: – “留连…
-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首诗的?
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1. 诗句出处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如下: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是王维17岁时所作,表达游子在重阳节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倍思亲”三字成为千古名句。 2. 诗句的文化内涵 2.1 节日与情感的关联 …
-
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哪首诗?
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车如流水马如龙” 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忆江南·多少恨》。该词是李煜亡国后被俘至汴京(今开封)期间所作,以梦境形式追忆昔日南唐都城的繁华景象,反衬现实中的亡国之痛。 原词全文:>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二、诗句解析与艺术特色 1…
-
忽如一夜梨花开这是哪首诗?
忽如一夜梨花开:诗歌出处与文学赏析 一、诗句出处考证 “忽如一夜梨花开”出自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创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是岑参在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所作。 完整诗句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唐诗》卷199) 二、诗歌背景解析 1. 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