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社

  • 黄鹤楼里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黄鹤楼里最好的诗是哪一首? 1. 黄鹤楼与诗歌的千年渊源 黄鹤楼作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据统计,历代以黄鹤楼为主题的诗词超过千首,其中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第一”,更是黄鹤楼诗歌中的巅峰之作。 2. 崔颢《黄鹤楼》:公认的巅峰之作 重点内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

    20小时前
    40
  • 鸟鸣山更幽是哪首诗?

    鸟鸣山更幽:出处与意境解析 # 诗句来源与作者 “鸟鸣山更幽”出自南朝梁代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全诗为:>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 艺术手法分析 反衬手法 诗句通过“以动衬静”的独特表现方式:&#…

    20小时前
    20
  •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江上秋风动客情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作者 “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全诗如下: >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江上秋风动客情” – “动客情”是诗眼,点明诗人因秋风触发的羁旅思乡之情。 – 秋风意象…

    20小时前
    30
  • 明月当空照是哪首诗?

    明月当空照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明月当空照”并非直接出自某首著名古诗,而是现代人对古典诗词意象的化用或误记。与之最接近的经典诗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重点内容:– 该诗以“明月”为核心意象,表达游子思乡之情。– “明月当空照”可能是对“举…

    20小时前
    30
  •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自哪首诗?

    百无一用是书生:出处与深层解读 # 诗句出处考证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杂感》。黄景仁(1749-1783),字仲则,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情。 原诗全文: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

    20小时前
    30
  • 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哪一首诗?

    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溯源与文化影响 一、诗句出处考据 “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全诗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组诗中的第二首,创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诗人时任和州刺史期间。作品通过燕子筑巢地的变迁,生动展现了历史兴衰与世事变迁。…

    20小时前
    30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自哪首诗?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出处与文学解析 一、诗句出处考证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源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该句是剧中人物柳梦梅的著名台词,体现了作品”至情论”的核心思想。 实际案例解析 在《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

    20小时前
    30
  • 24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24桥明月夜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24桥明月夜”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后,怀念友人韩绰所作,描绘了扬州城的繁华与浪漫夜景。 原诗全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重点内容:– 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景点,象征唐代扬州的富庶与风…

    21小时前
    20
  • 白玉缀枝头是哪首诗?

    白玉缀枝头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白玉缀枝头” 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全诗如下:《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重点解析 1. “白玉缀枝头”并非原句:该句是后人根据王安石诗中梅花如雪的意象提炼的改编,原句更强调梅花与雪的对比(“遥知不是雪”)。2. 王安石的诗风:此诗以简练语言刻画梅花孤傲高洁的形象,“暗香”一词成为…

    21小时前
    40
  • 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哪首诗?

    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大珠小珠落玉盘”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其长篇叙事诗中的经典名句。该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借琵琶女的遭遇抒发自身政治失意之情。 关键信息: – 作者: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诗体:七言歌行体– 创作背景:政治贬谪时…

    21小时前
    20